【動畫】呵護好奇心,效果見終身
相信不少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自主學習,上課會舉手發問,但香港的小朋友經常被指被動,彷彿他們對世界早已失去好奇。不過,明明他們小時候都充滿好奇心,喜歡周圍探索,什麼都問到底。那到底為什麼孩子的好奇心會慢慢消失?
好奇心消失有原因?
讓我們先聽聽美國教育心理學家Susan Engel如何看好奇心。根據她的說法,好奇心是當我們碰到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會感到意外,進而產生想要去瞭解它的衝動。這種「想要知道更多一點」的衝動就是好奇心。好奇心可以說是人的本能驅使的,就像餓了要吃飯,口渴要喝水一樣平常。
但每個孩子天生都有不同的氣質和智力,這些內在因素會讓他們在3歲左右,表現好奇的時候有不同的表現。像有的孩子天生膽大,不畏懼陌生環境;有的生性膽小一點,面對新事物時謹慎小心;有的孩子智商較高,處理資訊的能力更強一點,於是能更快地認知事物,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雖然他們表現出來的行徑不一樣,但那點好奇之火,仍然在燒。
不幸的是,Dr. Engel發現,孩子上學後,好奇心開始明顯減退。她走進美國5間幼稚園、5間小學,觀察與好奇心的相關行為,比如提問、凝視、把玩某個物件。結果,幼稚園孩子平均每2小時展現出2.36段好奇行為;而在小學5年級的教室,這個數字僅有0.48段。
Dr. Engel說,「小朋友都是好奇的,學生卻不然。」
如何能呵護孩子的好奇心?
我們或者會開始詬病填鴨式教育磨滅心智。但事實上,老師也不是有意想要壓制好奇心。只是在學校這個環境中,他們有明確的教學任務,關心的是如何確保孩子掌握知識。所以,每當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提出一些看似與課堂無關的問題時,老師未必可以即時處理回應。久而久之,就阻礙了孩子好奇心的發展。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如何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呢?
也許Dr. Engel對好奇心差異的理解可以給我們一點提示。除了之前提到氣質跟智力這些內在因素之外,尚有外在因素會影響到孩子的好奇心,而這些因素正正是父母所能夠掌握的。
其中一個關鍵就是高質的「情感依附」。對一個3歲孩子而言,踏出探索腳步重要前提,是有一個安全的基地。這個安全基地是培養好奇心的基本條件。如果親子關係好,孩子會更願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如果親子關係差,孩子會容易焦慮,缺少安全感,自然喜歡躲在自己的角落。
家庭獨特的語言環境
除此之外,原來你怎樣跟孩子聊天也會影響他們的好奇心。Dr. Engel發現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語言環境,Susan稱之為「語言指紋」,她曾記錄12個家庭吃晚飯時的對話,結果發現家長回答孩子問題的風格完全不同。有的家長心不在焉,想要提前結束,草草收場;有的則善於利用問題,鼓勵討論。所以,愛提問的孩子通常都有懂得聊天,喜歡提問的家長。
Dr. Engel說過孩子在10歲左右的年紀能夠獨立提出問題,尋找答案,這將是他們終身受用的技能。既然老師們已在學校孜孜不倦地傳授知識,那父母在家是否可以多培育他們的「提問能力」?我們不妨想想,和孩子相處時,是否鼓勵他們多問問題呢?是否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對待世界是不是早已冷漠無感,還是仍然抱有熱情?若我們自己的好奇之火也經已熄滅,又何以身教孩子?
參考資料
- Engel, S (2015). The hungry mind: the origins of curiosity in childhoo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Chouinard, M., Harris, P. L., Maratsos, Michael P. (2007) Children’s questions: a mechanism for cognitive development.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Vol. 72, 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