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同行有根有據 教養道理很易懂,實踐卻很困難? 琪琪心理師(台灣諮商心理師)06/09/2023 08/09/2023 「你好懂小孩,適合多生幾個!」之前在台灣做兒童家庭工作時,一位媽媽在結案時如此跟我說。但其實,身為輔導心理學家媽媽,在頭腦清醒、旁觀者清時,的確可能有比較多的親職教養知識,可在自己情緒的當下,能否想起來實踐、用出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笑)。... 1251
1-3歲3-6歲6-9歲9-12歲研究咁講 強硬管教方式,是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POPA編輯部09/08/2023 研究發現,有10%的兒童心理狀態處於高風險,當中曾受到強硬管教的兒童在9歲時出現高風險心理狀態的可能性比同齡人高1.5倍;輕度風險高1.6倍。強硬的管教方式可能會讓兒童失去自尊心或造成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可謂是成長路上十分重要的一環,許多時候父母可能... 3381
編輯推介 從《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看父母與青春期孩子們 編輯 Anna21/06/2023 電影中有一幕非常有趣,就是Miles以蜘蛛俠身份與父親Jefferson對話,話題竟是Jefferson的教養煩惱。「他可以很聰明。」Jefferson說:「但他也可以做很多蠢事。」這一句總結了青少年父母的感受,眼見孩子愈來愈聰明,卻還未完全成熟,一不留神就會闖禍... 1471
書寫省思 媽媽的教養之路——從療癒自己開始 C媽14/02/2023 我跟一些媽媽朋友聊起教養的事,發現大家都有著同樣的煩惱: 「我想好好與孩子溝通,不想責鬧或懲罰他,但教極他都不 […]... 0.9K2
9-12歲編輯推介青少年 《如何叫得動青春期男孩?》|每個孩子都不同,青春期的叛逆背後可能是…… 編輯 Anna06/02/2023 04/05/2023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時一些父母不免會心急或焦慮,看著其他孩子就忍不住比較,發現孩子有一點落後,就千方百計想要揠苗助長,最後不僅是孩子痛苦,父母自己亦身心俱疲。孩子升上中學後成績不好,父母可能會想:明明孩子有能力,只要他努力一點就可以得到好成績。... 1K2
編輯推介 小朋友唔聽話?|自己明明苦口婆心,點解講極小朋友都唔聽? POPA編輯部13/01/2023 13/01/2023 你覺得小朋友不聽話?然而,就算你有道理,小朋友確實做錯了,但說話的方式也會影響到小朋友聆聽的意願。... 7421
研究咁講 談羞辱:羞辱的不同種類 POPA編輯部04/01/2023 04/01/2023 如果家長只是希望孩子服從、守規矩以及聽從權威,那麼羞辱孩子確實能達到目的,傷害也沒有體罰明顯。可是,我們相信家長都不是想控制與傷害孩子,而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並長大成為一個情感成熟,可以獨立思考的人。... 7571
研究咁講 談羞辱:什麼是羞辱? POPA編輯部04/01/2023 04/01/2023 羞辱是什麼呢?根據《善養小童成大童》書中所寫:「羞辱是讓孩子對自己有負面的思想和感受,從而令他們停止做出某種行為。只要是一個直接或間接的,針對孩子是什麼的批評,就是羞辱。」... 6181
編輯推介 為什麼愉快學習那麼重要?看看《史賓塞的快樂教育》! POPA編輯部29/12/2022 29/12/2022 那麼,為什麼不少人仍然認為用責罵才能教好孩子呢?又以為各種揠苗助長,能讓孩子長成一個健康快樂的成人,而非不堪重負的人?如果大家想要孩子真正地快樂,就先讓孩子愉快學習吧!... 4931
研究咁講 管教時不批評孩子,就代表縱容他?心理學博士怎樣建議?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多倫多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Anna Kaminsky說,批評與改正其實是兩件事,前者側重於批判而非協助孩子,例如是「你很自私」、「你很壞」;後者卻是溫柔堅定地告訴孩子做錯了,並耐心解釋為何他做錯了、下次又可以怎樣做得更好。... 1.9K1
收藏影片已收藏 03:59 6-9歲9-12歲動畫短片 培育善良品德有法 父母正確稱讚強化身分認同 POPA編輯部22/12/2022 22/12/2022 除了望子成龍,有很多父母都可能更期望孩子做一個有品德的人,但是否稱讚良好行為,就可以令到他們持之以恆?... 35.2K0.9K
1-3歲書寫省思 成為全職媽媽的原因,是不信任…… 紙老虎22/12/2022 22/12/2022 縱然當全職媽媽是件心力交瘁的苦差,但為了我的教養方法不被干預,為了我給女兒經營的生活常規不被擾亂,我盡可能都親自處理女兒日常生活的點滴,把女兒留在視線範圍。即使偶然有事需要「請假」,我都只會離開很短時間。我很少跨區與朋友聚會,因為我獨力帶不上女兒。我有很多擔心。我... 5112
收藏影片已收藏 04:28 0-1歲1-3歲3-6歲動畫短片 要孩子知錯能改 管教並非1招 Time-Out傷害如同體罰? POPA編輯部19/12/2022 19/12/2022 很多家長期望以time-out「暫停隔離法」,讓孩子跟令他失控的情境隔離,從而有反思的空間。不過這方法,卻隱藏著危機,隨時令孩子蒙受精神傷害?... 32.5K0.9K
收藏影片已收藏 04:23 動畫短片 停止辱罵孩子 正向管教的日常例子 POPA編輯部16/12/2022 16/12/2022 越來越多家長明白體罰可以即時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效果短暫;大家不期然會想到既然「動手」不行,那麼「動口」應該可以了吧?責罵孩子又是否有用?... 43.5K672
編輯推介 《父母應有的執著》提醒:教養潮流五花八門,家長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POPA編輯部14/12/2022 19/06/2023 《父母應有的執著》作者陳廷三博士,在書中帶出家長在現今社會下會遇到的種種壓力,而父母在科技資訊爆發的世代下,教 […]... 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