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咁講 研究:Sharenting,對孩子最大的危機是—— POPA編輯部03/02/2023 03/02/2023 Sharenting,又被譯作父母分享或分享教養,是Sharing(分享)與parents(父母)兩個詞彙的結合,通常指父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孩子生活。Sharenting現象在社交媒體很常見,父母不時分享孩子的點點滴滴,但這些私人分享,可能會導致嚴重網絡風險。... 111
研究咁講 研究:男士放手機在褲袋,竟影響生育能力? POPA編輯部01/02/2023 02/02/2023 而現代社會確實好難避免用手機嘅,所以史丹佛醫學院副教授Andrew Huberman也建議大家最好唔放手機入前袋,或者可能避免擺手機落後袋,總之就係令手機可以遠離鼠蹊部。... 931
1-3歲3-6歲學前教育研究咁講 朋輩影響:「近朱者赤」有科學根據? POPA編輯部27/01/2023 11/01/2023 朋輩影響在年幼孩子身上也出現?大家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研究發現,原來孩子傾向與自己正向情緒程度相近的人一起玩。而且在整個學年間,孩子們的正向情緒度和主動控制能力,也變得與玩伴越加相似。至於負向情緒度較高的孩子,則傾向較難與其他孩子建立社交關係,更別說成為... 831
特約內容 角色扮演如何增進小朋友認知發展? POPA編輯部17/01/2023 27/01/2023 例如玩角色扮演遊戲時,角色的行為表現往往需要超越小朋友真實年齡的日常行為,就像似年長了數年一樣,小朋友會嘗試按自己對角色的理解進行模仿,這個將知識形象化的過程,深化了他們在書本或其他渠道,曾學過的、相關事物的概念。舉個例,LEGO®DUPLO® 寓教於樂,開放式的... 2622
研究咁講 夫妻溝通要注意——男女大不同? POPA編輯部13/01/2023 19/01/2023 用我們一位爸爸同事的親身經曆去解釋就很易理解,有一次同事的太太在工作上遇到一次不如意事,爸爸同事聽後不自覺地進入了解難模式,提供了不少分析及建議,但太太反而更加悶氣:「你就不能認同一下我的感受嗎?我就是想吐吐苦水而已。」這正是男女面對壓力時的不同反應導致的分歧,不... 3121
編輯選書 小朋友唔聽話?|自己明明苦口婆心,點解講極小朋友都唔聽? POPA編輯部13/01/2023 13/01/2023 你覺得小朋友不聽話?然而,就算你有道理,小朋友確實做錯了,但說話的方式也會影響到小朋友聆聽的意願。... 2831
研究咁講 談羞辱:羞辱的不同種類 POPA編輯部04/01/2023 04/01/2023 如果家長只是希望孩子服從、守規矩以及聽從權威,那麼羞辱孩子確實能達到目的,傷害也沒有體罰明顯。可是,我們相信家長都不是想控制與傷害孩子,而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並長大成為一個情感成熟,可以獨立思考的人。... 4261
研究咁講 談羞辱:什麼是羞辱? POPA編輯部04/01/2023 04/01/2023 羞辱是什麼呢?根據《善養小童成大童》書中所寫:「羞辱是讓孩子對自己有負面的思想和感受,從而令他們停止做出某種行為。只要是一個直接或間接的,針對孩子是什麼的批評,就是羞辱。」... 2721
編輯選書 為什麼愉快學習那麼重要?看看《史賓塞的快樂教育》! POPA編輯部29/12/2022 29/12/2022 那麼,為什麼不少人仍然認為用責罵才能教好孩子呢?又以為各種揠苗助長,能讓孩子長成一個健康快樂的成人,而非不堪重負的人?如果大家想要孩子真正地快樂,就先讓孩子愉快學習吧!... 2481
收藏影片已收藏 04:17 動畫短片 新手爸媽婚姻關係轉差的4個原因 如何維繫夫妻感情?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不少人都會認為有孩子的家庭才算圓滿,一家幾口樂也融融更是幸福的象徵,但如來超過八成夫婦會隨住小朋友出生而面臨婚姻危機,你會否覺得好驚訝?... 16.1K326
收藏影片已收藏 03:39 動畫短片 童年情感忽視 令腦部前額葉皮質細小 長大後有甚麼傷害?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很多媽媽都會花很多時間跟初生BB聊天講故事,想好好陪伴他,不過也有部分人認為照顧BB,放個人在旁邊就夠。事實真的如此?... 18.2K444
研究咁講 蘭花、蒲公英、鬱金香,你的孩子是高敏兒嗎?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有一類孩子,對外界環境很敏感,明明是「小事」反應卻很大,情緒很易激動……你認識這樣的孩子嗎?還是你的孩子就是這樣?心理學學者Dr. Michael Pluess將這種高敏感孩子稱之為「蘭花型」。... 31.8K10
6-9歲9-12歲研究咁講 研究:想孩子學懂大方原諒他人,要先做到2件事!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研究員先讓孩子想像自己在不同場景裡面,當中會有人做錯事,有人會道歉有人則沒有,然後再交由小朋友決定要不要原諒對方。例如是想像和朋友組隊踢波,但完全沒人傳波給他。有的隊友會選擇在隔天道歉,有的則若無其事,然後研究員就會問小朋友原不原諒他們。... 4.3K3
研究咁講 傾訴育兒煩惱 這6種朋友父母最不應該找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有類朋友表面上很「陽光」,也很落力「安慰」你,但聽著聽著,你會感到不是太舒服——他根本不將你所說的當一回事。你跟他說帶孩子很累,他叫你「唔洗諗到咁唔開心」,否定你的想法和感受。... 2.4K1
3-6歲6-9歲研究咁講 不要小看用餐習慣:1家人同枱食飯對孩子身心健康有長遠益處 POPA編輯部23/12/2022 23/12/2022 6歲時家庭聚餐質素較高嘅孩子,到10歲時一般健康水平較高、較少飲汽水;而且佢地嘅社交技能更好,較少有攻擊性、對抗性或不良行為。研究人員指,家中飯桌是幼兒熟悉同有安全感嘅環境,食飯時父母會跟幼兒有最直接嘅社交互動,又會一齊討論日常生活同社會話題。... 2.2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