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同行有根有據 解答家長疑難:新手二孩父母可以如何陪伴孩子? 編輯 Samantha07/04/2025 大女而家兩歲,細女四個月。我都唔肯定係唔係「trouble two」加埋呷醋,大女最近成日講「唔要媽媽」,特別係唔順佢意嗰陣就更明顯。 每次佢講「唔要媽媽」,我都唔知應唔應該點回應,唔想太著眼佢講「唔要」,但又真係見到佢會想我走開,要爸爸陪,或者自己發脾氣、發洩情... 150
編者話 編輯感言:學懂Go with the flow,驚喜就在轉角處 編輯 Samantha31/12/2024 18/04/2025 很多人說年末要展望未來,不過說實在,2024年初的時候,我們也從沒想過會是如此精彩的一年,很多事情我們不過是Go with the flow,結果卻充滿驚喜。也許2025年也一樣,當我們保持開放嘅心態,容許任何可能,美麗嘅事自然會發生。... 60
編者話 跟青春期孩子溝通,要先學做「問題父母」? 編輯 Samantha26/12/2024 18/04/2025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的重點不只在於對話內容,更重要的是彼此的關係,當感受到被尊重,關係自然得以滋養。這種能滋養關係的互動,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至關重要,它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被接納的,不需要迎合父母的期待或隱藏真實的感受。... 40
人物訪問 與教育心理學家對談|以強為本是我想帶給香港家長的新角度 編輯 Samantha20/12/2024 03/04/2025 「以強為本」正正是我希望帶給香港家長的新角度,如果我們接納並擁抱不同的特質,相信在當中可以找到好的一面,又何需視之為「治療」... 90
教養省思書寫省思編輯推介 情緒穩定的孩子背後都有個情緒穩定的大人!? 編輯 Samantha10/12/2024 03/04/2025 很多家長說到的教養困擾,除了不知如何處理孩子行為問題,就要數當中帶來的情緒起伏。大家都想很想找回那個平靜的自己,然而情緒穩定可否是指一味壓抑情緒或永遠保持冷靜,而是指一種能夠覺察、調節和表達情緒的健康狀態。... 150
編者話 適時沉默,一起來打開聆聽的大門 編輯 Samantha09/12/2024 03/04/2025 沉默,其實是非常有用的溝通工具。我們既可以在溝通時自己靜默,也不用害怕對方沉默。當然,我們都知道那並不容易。因為一般人都會對沉默感到不自在,如坐針氈,於是想急著說些什麼。... 90
書寫省思編者話 教養要帶著好奇心,只看孩子表面行為便輸了 編輯 Samantha18/11/2024 02/01/2025 不同的家長工作者都指出,孩子脫序的行為幾乎都是對家長的呼救。我們需要帶著好奇去教養。所以好奇心可以說是親子間重要的連繫,有時也可以是扭轉親子間拉扯的靈藥。... 601
編者話 你未必是完美父母,但仍然值得一個肯定 編輯 Samantha12/11/2024 02/01/2025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而我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已盡其所能去做。家長當然還是可以去聽講座、上堂學教養方法、睇書拎前人智慧,繼續學習和進步,但同時,別忘了給予自己肯定,相信自己有勝任做父母的能力。... 380
編者話 放下批判,好好陪伴孩子吧! 編輯 Samantha02/11/2024 02/01/2025 談到「陪在身旁」,很自然地會勾起部分雙職家長的無奈,因為他們不是不想陪伴在側,而是無法做到。你可能都會問,我真係無法做到時常陪伴孩子,咁點算?... 392
書寫省思 親子對話需要的是父母帶著好奇心 編輯 Samantha03/10/2024 03/12/2024 親子對話溝通怎樣回應並沒有標準答案,無論是情緒入手或者先了解事情都可以,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提醒到我們保持好奇,放下前設,真正的了解孩子。... 330
編輯推介 《壞媽媽》|媽媽是時而嚴苛、時而溫柔的狠角色 編輯 Samantha17/09/2024 14/09/2024 一個人總可以有許多面。就像《壞媽媽》劇中的母親,母兼父職帶大孩子,甚是辛酸,在孩子面前她總是板著臉,在半夜卻會替他蓋被、搽藥膏,心痛流淚;她不准孩子偷懶不讀書,卻偷偷把孩子的畫作收藏起來……... 1911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調適情緒VS控制情緒,到底有何分別? 編輯 Samantha19/07/2024 05/08/2024 之前有篇文章同大家分享咗「調適情緒」嘅概念,有家長問到「有無例子點樣先係調適情緒,而唔係控制情緒?」今日同大家分享一下我哋嘅理解:「調適」同「控制」嘅最大分別係前者有包含到「接納」嘅部分,也因此相對能接受因不同情緒而來的反應和行為。... 2460
編者話 人生只有打機同打機!孩子只是純粹貪玩嗎? 編輯 Samantha12/07/2024 27/07/2024 的確,我哋都會希望孩子自動自覺拿起書溫習,有相對「健康」的嗜好,而不是整天看著手機,玩著我們不懂的遊戲,和我們的距離越來越遠。那如果孩子好像已經脫離不了「打機」的生活,我們可以如何做呢?... 2101
有根有據研究咁講 誰說親子關係跟學業成績只有誓不兩立? 編輯 Samantha18/06/2024 27/07/2024 有位家長分享說他也知道親子關係很重要,不過孩子的學術成績也很重要呀,應該怎樣做平衡。這也許亦是很多家長的掙扎……... 2110
編者話 編輯感言:POPA當初係點開始?一切要由一位父親的故事說起 編輯 Samantha30/04/2024 10/05/2024 「POPA當初係點開始?」「你哋到底係點做到㗎?」——早兩星期我們受邀為社福界的前線同工做分享,大家都對我們背後的故事很好奇。恰恰,四月是POPA的生日,我們正式邁向第十年,所以能夠趁機回顧一下初心,實在非常難得。...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