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路上,你們一定試過明明話咗俾個仔聽個煲係熱,佢又偏偏要掂;話咗俾個女聽條路好滑,佢又偏偏要跑!
愈叫孩子不要試,他們偏偏要試下才心息,有時威迫利誘都沒用。原來這並非因為孩子包拗頸,而是孩子有種傾向是和成人大不同的!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個研究發現,兒童的行為比較不會受獎賞影響,當有機會探索未知,他們甚至會傾向放棄已知的獎勵。(研究又有少少複雜,想跳過可以看尾二兩段~😆)
點撃生物賺糖果的遊戲
研究進行了兩次實驗遊戲,一共觀察了32位4歲兒童和34位成人。
在第一個遊戲,大人細路都會從螢幕上看到了四種外星生物,每點擊一隻外星生物便會獲得一定數量的虛擬糖果。例如選擇生物 A時,就能獲得 10 顆糖果,選擇其他生物則只會獲得1、2或3顆糖果。
遊戲的目標是在 100 次選擇中盡可能賺取最多的糖果。正如預期的那樣,成年人很快就知道選擇生物 A 能得到最多的糖果,於是大約 9 成時間都會點擊生物 A,而孩子們卻只有 43% 的時間會點擊生物 A。
你會選哪個?
在第二次遊戲中,四種生物選項中有三項的糖果數會被標示出來,餘下一個的選項的糖果數則會被隱藏。而每次哪種生物顯示糖果數,哪個隱藏,都是隨機的。例如是:
當生物 A 的糖果數有顯示出來(圖二),成人多半都會知道那代表著未知的選項(即圖二的 C)的糖果數不會多,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成人只有 2% 時間會選擇未知的選項,而孩子則仍有 40% 的時間會選擇它。
研究人員指出,這並不是因為孩子們沒有意識到哪種選擇會給他們最大的收穫,因為在研究後的記憶力測試中,22 個孩子中有 20 個能正確地識別出選擇哪種生物能獲得最多糖果。
孩子有意識的選擇未知
換言之,小孩是有意識地作出「探索未知」的選擇。他們不會因為怕失去了固有的獎勵而放棄探索,可能是出於好奇,可能是勇於嘗試,可能是想冒風險博取更多獎勵。
雖然最終孩子有機會因而撞板,但當我們明白到孩子對探索的渴求是一種天性,不妨在孩子勇於嘗試而撞板時給他們足夠的支持,我們甚至可以利用這種傾向來教養呢~
資料來源
- Blanco, Nathaniel J, & Sloutsky, Vladimir M. (2020). Systematic exploration and uncertainty dominate young children’s choices. Developmental Science, E13026.
-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20, August 12). Young children would rather explore than get rewards: Study finds their exploration is not random. ScienceDaily.
圖片來源:ac-ill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