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類低效功課 家長應該如何反應?
孩子每天花大量時間和精力應付功課,其實在做甚麼?功課有無分好壞?到底如何控制習作的數量和質量,才能達致有意義的目的(meaning) 和效果 (effect),不讓孩子的努力白費 ?上述這些問題,許多家長連想都沒想過。因為我們都相信學校的老師會有專業判斷,但事實是否如此?
功課調查
參考美國作家Sara Bennett 和 Nancy Kalish的調查,他們訪問了超過300名老師,當中卻只有一位聲稱有上過關於「功課」的訓練課程。對於要派發多少功課、如何設計功課、每一份功課有甚麼功能,才能達致最理想的效果,原來大部份老師都只是基於個人想法(individual beliefs),「估估吓」去決定,全然沒有系統、沒有準則、沒有規範,更遑論有甚麼研究根基 (research based practices) 作為支持。
「我只是從上一手的老師拿到這份功課練習,而他亦可能是從再上一手的老師那裡傳下來的。」(Frances Van Voorhis, 3rd grade teacher, New York)
「說真的,我從來沒有花時間想過功課這件事,要多少時間完成、是否必要這類問題。 我覺得多數老師都是慣性地發功課,我的功課就是『忙碌作業』(busywork),沒有意義的 (fluff),只是為了派發而派發。」 (Sara, 2nd grade teacher, Connecticut)
事實上,即使老師於受訓時曾接觸「功課」這個課題,亦多流於口號式的信念,例如「功課是為了讓學生複習已授的知識」、「功課可讓學生建立讀書習慣」等等,但如何將理論實踐,其實並無清晰指引 (instruction)。結果,不同學校、不同老師、不同學科,甚或不同級別的學童,在功課的數量和質量上,存著極大差異 (tremendous varaiation)。
功課反思
我們不妨看看下列一些典型的功課例子,思考一下它們是否真的值得做。
一. 抄寫
抄寫,是最傳統的語文功課,但其意義是甚麼?是書法練習,還是旨在讓孩子學懂字詞?若果是後者,那麼過往已經很多研究指出,學習生字、生詞的最佳方法,唯靠大量閱讀。因為單靠枯燥乏味的抄寫,學生無法對之留下深刻的印象;字詞得在有上文下理的內容中出現,方能讓學生真的掌握其意義,並且牢牢記住。
二. 閱讀報告 (reading log/ book report)
談及閱讀,便不得不提另一種常見的功課:閱讀報告。讀完一本書能夠有所思考,再將想法用語言表達,當然有助鞏固當中領悟。但閱讀報告往往是重量不重質,而且公式化,學生要提交書名、作者、閱讀日期、畫上最喜愛角色,再寫一段讀後感。這樣的閱讀報告是為了鞏固所學?還是要學生證明他真的看過那本書?如果只著眼於「監察」同學的進度,只會徒添壓力,令人反感。那到底是在鼓勵閱讀,還是窒礙閱讀?
三. 數學題操練
許多數學老師都習慣給學生大量的數學題操練,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每日做50道數學題,跟每日只做5道數學題,真的有很大分別嗎?如果孩子能做對5道數學題,證明他對已掌握了相關的概念,那麼餘下的題目對他有何意義?反過來說,如果他5道都做錯了,那麼要他多錯45次,又是為了甚麼?這樣做更可能會令他把錯誤的方法銘記於心。
事實上,教育專家Steve Nelson(Head of Calhoun School)認為,有間斷的學習(Intermittent learning)才可強化概念 (reinforce concept):「 老師應該每天讓他們做2道數學題,連做25日,這樣不會一次過令孩子太累,也讓他們有時間消化。如果中間出現問題,亦可即時糾正,這才是有效的鍛練,以至熟能生巧 (practice makes perfect),而不是一下子過度的操練。」
四. 親子作業和專題研習 (project based homework)
親子作業和專題研習,是近年愈來愈流行的功課模式。不過,這種功課往往會淪為家長的功課。譬如說,科學老師要求六年級學生利用家日廢物建造一座火山,為了替孩子爭取高分,媽媽可能會專門去搜購材料,自己一手包辦去完成這份美勞習作。
專題研習雖然有其價值,但這種功課的要求很高,從資料的搜集和計劃分析、想象設計、購置物料,到切實執行,絕對不是一般小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的。所以早期教育專家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pecialist) Gigi Morales David建議,老師必須為研習釐清目標(goal),並在學校進行,由學校提供合適的工具和材料,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孩子分工合作,確保每人的參與程度相若,也確保孩子真的能從過程中學習。
低效功課真的只有上述4款?
如果沒有證據顯示大量的功課可以提升孩子的學業成績,而眾多的社會科學研究卻確確切切的警告我們,過量的功課有損兒童的心身發展、學習動機,甚至破壞家庭關係。那麼,我們每天逼孩子完成一大堆可能根本不值一做的功課,到底有甚麼裨益?我們還要執迷不悔到甚麼時候,才願意放過孩子?
圖片來源: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參考資料
- Bennett, S., & Kalish, N. (2006). The case against homework: How homework is hurting our children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New York: Cr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