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交技巧 屬先天還是後天影響?
小朋友的社交行為,影響他們受朋輩歡迎還是被排斥,乍聽很容易理解,你「蝦蝦霸霸」別人一定不會喜歡;你隨和一點,就當然人見人愛。但大家有否思考過,為何才幾歲的孩子已經會有不同的社交傾向?到底是天生還是後天形成的呢?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心理學及腦神經科學系教授Mitch Prinstein研究「受歡迎」這個課題多年,他認為小朋友不同的社交傾向,源於他們以完全不同的角度觀察這個世界。
小朋友社交實驗
Dr. Prinstein在他的書中提到,曾經有人做過實驗,給小朋友看一些有社交場合的片段,經常被拒絕的小朋友會傾向回憶當中的敵對情節,而那些較受歡迎的孩子記住的,則往往是角色間友善和互相支持的交流。客觀上同一段片段,主觀接收到的信息完全不同。
看影片都有這樣不同的理解,在生常日活中他們對別人行為亦有截然不同的解讀。
經歷影響性格
在另一個心理實驗中,研究員跟小朋友講故事,但細節模糊,之後要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例如:「你借了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給別人,他還給你的時候,發現玩具破爛了。」或者「你吃飯時,有人拿著飲品經過你身後,然後你發現自己滿身牛奶。」結果發現大多數小朋友都會認為事情只是意外,或者是對方無心之失,但曾遭到同伴拒絕的小朋友呢?就會傾向相信他人是故意的。
你可能會說,是他們偏激吧,自己鑽牛角尖而已。
但其實這個牛角尖可能就是源自他們曾經被拒絕的經驗。Dr. Prinstein指出經歷會強化我們的想法,影響我們的行為,進而影響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最後我們又會再有相似的被拒經歷,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一個循環。心理學家將這一系列連鎖反應稱為「交互作用範式」。這個過程並係一次性,而是會持續一整天、每一天,及至我們的一生。
早在幼稚園時期,小朋友就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循環。如果是正面的當然好,萬一是負面的,他們將會進一步疏遠同伴,愈發覺得世界充滿敵意,無論去到哪個環境,都彷彿活在這個框框入面。
可以想像,經常遭到拒絕的小朋友,沒有誰會跟他們玩,沒有誰會請他們去生日會,於是他們就會錯失學習新社交技能的機會,而缺乏社交技能又會讓他們更趨於不討人歡喜,延續惡性循環。
當他們帶著偏見看世界,大部份人反過來亦帶著偏見標籤這些小朋友。不過Dr. Prinstein相信,只要意識到這個循環,即使一個再小的改變,都足以打破這個循環。
父母積極回應 避免負面社交
父母在幼兒時期對小朋友表現關愛和積極回應,則更加是令小朋友避免掉入負面循環的重要因素。Dr. Prinstein指出,有研究表明,嬰兒睇到媽媽的微笑,只消幾分鐘,都足以令嬰兒大腦產生生物化學反應,然後幫助孩子在未來更有效應對壓力,即使在校園面對同伴的挑釁,仍能保持冷靜。
當父母對孩子的需求做出積極回應,例如餓的時候餵食、喊的時候擁抱安慰,就能夠和他們建立穩固的依附關係。這種關係能夠令孩子學識怎樣表達親密,體會到與人交往的樂趣。
原來孩子的社交能力不單止關於表達及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世界觀。父母作為孩子世界中的重要元素,我們有否讓孩子感受當中的美好?
參考資料
Prinstein, M. (2017). Popular : The power of likability in a status-obsessed world. New York: V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