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卡通真有教育意義?睇得多反而出現行為問題?
細路仔都鍾意睇 卡通 片,但美國兒科學會唔建議父母讓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睇電視。那年長一點的小朋友,又可否適量地睇電視呢?其實父母除了要考慮「量」的問題外,更要考慮「質」的因素。你們有否認真研究過,小朋友究竟每天在看甚麼卡通或兒童節目?
許多家長以為,家裡要播放兒童頻道的電視節目,或者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卡通片便十分安全,但專門研究兒童欺凌行為的Dr. Jamie Ostrov就有另一番見解。
幼稚園學生觀察研究
Dr. Ostrov曾經招募78個5歲以下的幼稚園學生,進行長達兩年的研究,觀察及記錄他們的行為,再對照他們看的DVD和電視節目。結果發現,平時睇開《恐龍戰隊》、《星球大戰》的小朋友,在學校的遊戲時間,會出現較多的肢體攻擊行為,比如搶玩具、拉扯推撞,甚至打人。這結果非常正路,看得多講打講殺的電視節目,小朋友自然有樣學樣,行為表現亦會較為暴力。
卡通節目真有教育意義?
真正令人意外的是,研究結果同時發現,小朋友睇得愈多「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例如《Arthur》、《Clifford the Big Red Dog》 等等,亦會出現愈多的關係關係攻擊行為,譬如孤立某個小朋友,故意不理睬他,不准他加入遊戲;講其他小朋友壞話,甚至同人絕交等等。為何會這樣?研究人員詳細研究過這些節目內容之後,就發現所謂「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很多時都會用大篇幅去講述不同角色之間的矛盾衝突,然後到最後幾分鐘才會講述他們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和好如初。
Dr. Ostrov認為,這便是問題所在。因為3-5歲的小朋友,專注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未必可以將故事的「大團圓」結局和之前發生的衝突連繫一齊,不能夠明白故事的整體教訓,而只是學了某些個別行為。事實上,亦有研究證實,100個幼稚園學生觀看這些「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只有19個小朋友真正明白故事的道德教訓。
兒童電視節目負面說話統計
而且別以為這些只是特殊例子,有學者統計分析過,96%的兒童電視節目裡面,都會出現一些奚落、侮辱別人的說話,每集半個鐘的節目平均會出現7.7次。
就算是看來溫馨、近年大熱的《Peppa Pig》亦不例外,只要細心看,這套卡通塑造的父親形象其實相當負面,Daddy Pig不但又肥又懶,還「論盡」冇用,連煎熱香餅都搞到一團糟。而Peppa Pig雖然表面很可愛,但有時會十分無禮貌,她不但會叫爸爸做「Silly Daddy」;媽媽生日知道她幾歲,便在背後說她「really old」;會取笑弟弟;又會同朋友Suzy Sheep吵架,說以後也不和她玩耍。
教育及兒童心理學家 Hannah Abrahams 說,由於年幼的小朋友未必能分得清幻想和真實,他們見到 Peppa Pig 發脾氣時伸脷,就會以為自己發脾氣時都應該伸脷去表達。
所以父母如果察覺到這些負面影響,最簡單的解決方法,當然是盡快熄電視。
圖片來源:by Glenn Carstens-Peters on Unsplash
參考資料
- Ostrov, J.M., Gentile, D.A. & Mullins, A.D.,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media exposure on aggression in early childhood”,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ecember 2012, pp.38-44.
- Ostrov, J.M., Gentile, D.A. & Crick, N.C., “Media Exposure, Aggres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During Early Child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Social Development, Volume 15, Issue 4, November 2006, pp. 612–627.
- Mares, M. L., & Acosta, E. (2008), Be kind to three-legged dogs: Children’s literal interpretations of TV’s moral lessons. Media Psychology, 11, pp.377-399.
- Bronson, P. & Merryman, A. (2009), Nurture Shock, Hachette Book Group, New York, pp. 179-196.
- Greenway, N., “What’s Peppa Pig REALLY teaching our children? One mother reveals why she’s banning the bratty hog from her home”, MailOnline, 03 March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