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曾經漂流到兩位爸爸手上。一位相隔數月後把看到一半的書還我,附帶一句:「本書太黑暗啦…」另一位爸爸則在看完後,開始了他長達三年的心理治療之旅。
中譯書名《幸福童年的秘密》如此陽光正面,何以有人覺得太黑暗,看不下去;有人讀完後要見臨床心理學家……這書到底帶著什麼秘密?
我會說,那是對我們成人的當頭棒喝。
你願意的話,它也可以成為你對parenting有嶄新了解的啟蒙之書。
Parenting的啟蒙之書
很多人把Parenting譯作「管教」。
相比上一代的天生天養,新一代父母大部份都很好學,自知要學習的事情很多,於是啃了許多教你怎教孩子的書、聽朋友的進言、鑽研艱深的理論,無非給自己一點準備,將來孩子打鬧要如何教、他學壞了我要如何回應……
但這樣的學習仍走不出一個框框,就是覺得「當父母要學,那門學科叫『管教』」。目標產出(target output)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天真活潑,卻又善解人意,懂性就最好。年紀小小就能明白我們父母的用心良苦,真是孩子生性,我們倍感安慰。
但此書的作者——猶太裔兒童心理學家Alice Miller卻說:如斯美麗的童年,可能只是幻覺。
美麗童年的幻覺
對關注兒童受虐議題的Miller而言,除了身體虐待、性虐待等,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心理虐待或精神傷害,同樣影響深遠。
而且,這些「虐待」很容易被忽視,因為它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顯得太尋常了。
有些父母愛拿小朋友的眼淚開玩笑,「這種小事,用不著這樣誇張」,孩子的情感不被重視,周而復始的輕蔑讓他們學會了理性懂事不哭鬧,不過同時習慣了跟自己的情感割裂;有些家長無法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只希望孩子活成他們想要的模樣,於是孩子終其一生,保持了「乖孩子」的模樣,但也只是為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這就是我認為這書會讓人覺得黑暗的原因。
我們都曾經是受傷的孩子
我們要剖開的是自己的無意識,慢慢體認到原來自己對孩子的「要求」,美其名是「管教」,實際上是我們自己內在有個不曾長大的小孩在侍機行動,一不留神,很容易他便會挪用了社會賦予「父母」的「權力」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不諱言,作為父母看到這樣的論調,很有可能會感到冒犯。
畢竟我們努力地學習「管教」,花了多少心血,教孩子不執著、對他們有期望,竟然被說成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難道孩子說什麼,我們都依從才是對的嗎?
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童年
但只要細讀,Miller在書中提到的許多案例,案主都是成人,當中更不乏擁有社會上認可能力和成就的人。在旁人眼中,這些人理應心靈富足,但實際上他們都習慣了為滿足父母的需要而摒棄了自我,從來不能真正連結自己的情感。從這些人的故事,有時會讓我們想起了自己是如何對待孩子,但更多時,是讓我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Miller觀察到,人們多半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童年時所受過的創傷,並會把父母理想化,然後無意識地重蹈父母的覆轍。
但成長怎會零創傷?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更沒有完美的童年。
是以,這本書非要指責我們如何「虐待」孩子,也不是要求我們要當上完美無瑕的父母,更不是要我們把矛頭指向上一代,而是希望能撫慰在小時候同樣受過傷的我們,並終結我們無意識的行為所帶來的傷害。
重新定義Parenting
特別喜歡台灣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洪素珍在推薦序中寫到的這段:
「有個可以『涵容』他(嬰兒)所經驗到的種種痛苦感受的照顧者,至為重要。照顧者的心智若可以有效涵容嬰兒的情感體驗,便可感受到幼嫩心靈的顫動,卻不至於因此被襲擊倒地;…嬰兒有機會不斷練習到,他的情緒是可以被自身及他者理解與接納的…」
於是,我們對Parenting有了新的想像。
管教技巧很重要,當刻怎樣應對,影響很大,但成為父母的重心不光在這些技巧,也在我們自身。我們能涵容孩子的情緒,讓他感受到即使是痛苦的情感都不用迴避嗎?我們是否願意審視自己的童年,先照顧好自己內心的小孩?
如果你也想挑戰這樣黑暗的成長秘密,歡迎細閱這本初版於1979年的兒童心理學經典。
作者︰Alice Miller
譯者:袁海嬰
出版: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