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如既往接兒子放學,途經麵包店,兒子挑了一個甜甜圈,但就在我排隊付款時,兒子好像發現了新大陸,嚷著想拉我過去看看放三明治的食物櫃。沒想到,這一拉掀起了一場母子爭拗,引起兒子情緒大爆炸的場面。
那時剛好到我付款,所以我沒有理會他,到完成付款後才去看他想買的三明治。一看,是芝士火腿三明治,明明幾個月前我們也買過一次,兒子咬了一口就不吃了,當時我就說過︰「以後我們都不買這種三明治了。」
一份芝腿治掀起的情緒大爆發
今天,當兒子再次說想買同款的,我就提醒他,他根本不愛吃。兒子卻說:「媽媽,我現在喜歡吃,拿走芝士便行,我想買!」我繼續嘗試說教︰「二十塊錢買這麼簡單的三明治,太不划算了,你買一個三明治的價錢可以買兩個甜甜圈了。如果你真的想吃,我們去買材料,回家自己弄。」這回一說完,兒子就開始大喊,還是堅持要買。我知道兒子情緒上來了!於是蹲下來抱他一下,叫他回家。兒子不讓我走,拖著我的腳,開始哭鬧,大喊大叫,胡蹦亂跳——失控了。
那一刻,我知道講道理再也沒有用了,我打算清楚表明底線後就陪他在麵包店門口待著,直到他情緒有好轉再回家。我跟兒子說︰「媽媽知道你想買三明治,買不到會不開心。但媽媽不會因為你這樣大喊大叫而買的,如果你真的想吃,我們去買材料回家一起弄。」兒子好像聽懂了,停頓了一下,說︰「媽媽,我想看那個櫃子的門是怎麼開的,那個櫃是新的,以前沒見過。」
我終於聽懂了兒子的需求
我愣了一下,再次向兒子確認︰「所以你是想試試打開那櫃門,而不是真的想要吃三明治嗎?」兒子帶著淚眼點點頭。
我笑了,真的笑出聲來,想買三明治背後真正的原因竟然是為了想開那個新櫃子的門!天呀,這是哪門思考邏輯呀!於是,我就帶著他去看那櫃門的操作。當兒子感受到他被理解了,真正的需求被滿足了,他內在的那個憤怒小孩也被療癒了,開心的兒子又回來了,情緒這東西就是這麼神奇。
原來是我們高估了孩子
晚上我回想這件事,覺得自己還是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像是我一開始沒有很認真的聆聽兒子的需求,雖然有表明我的底線,但我也一直嘗試說教。很多時,因為兒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很不錯,我容易以為跟他說道理就可以解決。
只是就算是表達能力不錯的小孩,也不一定能每次都很清晰的表達他們的需求,我能想像如果是再小一點的小小孩,或表達能力還沒有很好的小朋友,就更不容易了。
陪伴是驅走情緒的最佳良藥
現今父母都看很多書、很多研究,我們或許都聽過當小朋友情緒上來時,跟他說教是沒有用的。大人也一樣,氣在頭上別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正所謂「火遮眼」。當下只需要陪伴,讓情緒慢慢流過就好。
可是道理懂歸懂,我想大部分父母也跟我一樣,很多時明明知道這些方法,當刻卻運用不出來。大家有同感嗎?你又有沒有自責做得不夠好呢?
即便我認為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我也提醒自己,不要對自己太苛刻。畢竟做父母真心不容易,從來都沒有上過一門課教我們如何做父母,做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更不容易。父母也會有情緒,也需要被理解,哪怕其他人不理解,希望我們做父母的就互相理解吧。
圖片來源:Pexels, Unsplash
🔹POPA家長支援服務🔹
我們的團隊來自不同界別,分享共同理念:關顧孩子成長,陪伴家長同行,期望以自身專業,為家長及孩子提供適切支援,包括教養諮詢|家庭治療|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個人輔導|伴侶/婚姻輔導等,如你也希望有人同行,聆聽你現在的困難,可按這裡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