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同行 解答婚姻疑難|離婚一定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下集) Joan16/11/2023 16/11/2023 「離婚係咪會對孩子造成好大嘅心理創傷或者缺失?」上集談到離婚這婚姻疑難不是從單一事件去看,我們更要看到婚姻走向衰亡的這段時間,孩子所經歷的。... 471
專家同行 解答婚姻疑難|離婚一定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上集) Joan16/11/2023 16/11/2023 一個家庭走向分崩離析,對於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但說離婚一定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創傷,答案是未必。... 1931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父母們,大家準備好為孩子做情緒教育了嗎? 編輯 Samantha30/10/2023 16/11/2023 情緒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不單止能教養出情緒平穩的孩子,還能讓孩子成長為心智成熟的大人。如果,所有孩子都曾學過如何接納自己的情緒,他們仍然會難過,會傷心,會憤怒,卻會有截然不同的回應方法,能梳理自己,而不會內耗。他們也不會輕易將情緒發洩到他人身上,反而有能力建立... 611
書寫省思 孩子不表達情緒,我們便要鼓勵他表達? Joan20/09/2023 16/11/2023 我們常常說,要允許孩子哭,允許孩子表達情緒,這句話反過來也成立,不管我們如何擔心孩子,我們也要接受孩子的脆弱敏感,接受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樣能夠大哭大喊。事實上,很多人終其一生也學不會理性、平和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但那又怎樣?比起讓自己變得完美,接受自己的獨特性更為重要... 2931
專家同行有根有據 教養道理很易懂,實踐卻很困難? 琪琪心理師(台灣諮商心理師)15/09/2023 16/11/2023 「你好懂小孩,適合多生幾個!」之前在台灣做兒童家庭工作時,一位媽媽在結案時如此跟我說。但其實,身為輔導心理學家媽媽,在頭腦清醒、旁觀者清時,的確可能有比較多的親職教養知識,可在自己情緒的當下,能否想起來實踐、用出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笑)。... 1921
書寫省思 憤怒媽媽的心聲|呢個Moment我要爆了……嗎?等等!!! 希婷21/08/2023 21/08/2023 有一次當我又獨自面對情緒爆發的兩孩,看著他們尖叫,我不想又等到爆煲指罵他們,我嘗試允許自己憤怒尖叫,給它一個安全渠道呈現出來。我坐下擁着兩孩一起尖叫,很神奇地,憤怒被容許呈現後,悲傷接著湧出來。我從未試過這麼爽快地痛哭。我伸手環抱手臂,安慰自己。... 4741
書寫省思 和孩子溝通|家長都得感受被聆聽的神奇力量 希婷15/06/2023 16/11/2023 上次提到我有一個美妙的體驗,讓我有更多力量去實踐和孩子的連結跟溝通。這個體驗讓我明白到,要做到開放接納地聆聽子女,我們父母得先被相同對待,感受過被接納、被聆聽、被愛的力量,才能尋回表達情感的安全感。... 3391
專家同行有根有據 孩子說謊了!?——任何時刻都是教養的契機 琪琪心理師(台灣諮商心理師)13/06/2023 16/11/2023 面對孩子說謊,家長不妨想想這次最想教導孩子什麼?再來決定該何時與怎麼處理,才最能達成想讓孩子學習的。建議家長一次一個目的就好,比較聚焦,不易混淆,以免有反效果哦!... 1.8K1
書寫省思 你們的孩子是輸得起,還是輸不起? Joan07/06/2023 16/11/2023 小朋友贏了高興、輸了難過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別說孩子,大人面對輸贏也會產生一樣的情緒。不過,如果這種情緒過了頭,例如輸了就嚷著「不玩了」,輸不起,或者堅持要贏,又或者將不滿的情緒發洩在其他小朋友或者父母身上,爸爸媽媽們就難免為之擔心了。 我總希望自己能夠... 2511
書寫省思 和孩子溝通|父母需要的不是嘴巴,而是一顆開放的心 希婷06/06/2023 16/11/2023 要給予孩子安全感去表達,我發現自己需要有開放的心,暫時放下是非對錯觀,並接納孩子可以有任何感受。... 7.9K5
專家同行有根有據 POPA請回答|如何處理小孩生氣時,口出惡言或威脅父母? 琪琪心理師(台灣諮商心理師)29/05/2023 16/11/2023 專家都說『情緒,需要接納;行為,需要負責』,請問是包含動作和語言對嗎?我家小孩生氣容易口出惡言,有時候還會用威脅的語氣,非常難聽。 所謂的負責又是什麼?例如我會要求孩子說對不起,但一旦有不如意事,他很快又口出惡言。感覺光要求道歉可能沒起到作用,但我也不想馬上... 8192
書寫省思 媽媽的教養之路——從療癒自己開始 C媽21/02/2023 16/11/2023 我跟一些媽媽朋友聊起教養的事,發現大家都有著同樣的煩惱: 「我想好好與孩子溝通,不想責鬧或懲罰他,但教極他都不 […]... 1K2
情緒系列有根有據 |給父母的情緒課|談憤怒第四回——家長如何息怒? 編輯 Samantha29/12/2022 08/03/2023 憤怒不全是負面的,從行為看出情緒,再往下走,能讓我們了解更多自己深層的情緒、期望等等。一層一層,看清了,我們才有機會讓憤怒的感覺真正被消化。那下次我們就不會憤怒了嗎?不一定,但慢慢我們就更加能夠知道自己的情緒從哪裡來,也就更能掌控用怎樣的行為表達出自己的憤怒了。... 4872
研究咁講 研究:想孩子EQ高啲,家長都要幽默感高啲? POPA編輯部21/12/2022 22/12/2022 聽落好似好虛,其實背後原理好簡單。「玩得」的家長之所以幫到小朋友,就係因為佢地靈活有彈性,能夠將嚴苛的情況變得輕鬆,找到各種替代的應對策略,並且喺充滿壓力及衝突的情況下,仍然表現得幽默,進而緩解小朋友的各種情緒。... 6.1K1
收藏影片已收藏 03:51 動畫短片 「唔好喊」令EQ變低?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商數提升自我價值? POPA編輯部19/12/2022 19/12/2022 好多時小朋友有負面情緒,家長馬上便說:「唔准喊,即刻同我收聲!」希望以此訓練小朋友控制情緒的能力,但是不是不准他哭,他的不安就會自然消失?... 60.1K1.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