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新聞或進一步引起了大家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站在家長角度,我們最關切的自然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畢竟在兒童成長階段,他們的行為、認知、心理健康等一系列發展都與父母的言行和管教方法息息相關。
不過最困難的莫過於在日常生活,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可能會使自己在不知不覺間變得嚴厲,以強硬的管教方式去督促子女,只是,這樣做原來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造成影響~
父母的管教方式會對子女造成什麼心理影響?
由劍橋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員Ioannis Katsantonis和都柏林大學副教授Jennifer Symonds進行了一個兒童心理健康研究,名為Growing up in Ireland。
當中記錄了近7,500名參與者在3歲、5歲及9歲時的內在心理健康狀況(例如焦慮和社交退縮)和外在狀況(例如衝動和攻擊行為,以及過度活躍的情況),從而分析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研究亦將管教方法大致分為溫暖(支援和關注孩子的需求)、一致(設定明確的期望和規則)和強硬(包括頻繁的嚴厲管教和懲罰)三種,從而分析不同管教方法下兒童心理健康的不同。
這個研究有個重點發現:強硬的管教方式可能對兒童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研究發現,有10%的兒童心理狀態處於高風險,當中曾受到強硬管教的兒童在9歲時出現高風險心理狀態的可能性比同齡人高1.5倍;輕度風險高1.6倍。
強硬的管教方式可能會讓兒童失去自尊心或造成心理健康問題。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可謂是成長路上十分重要的一環,許多時候父母可能認為自己並沒有對孩子過分嚴厲,但孩子卻感受到來自父母無形的壓力。按照這樣發展下去,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可能在壓力中慢慢變得高危,甚至衍生出各種情緒病或過激行為。
作為家長,我們能否透過日常對孩子的管教去避免或降低孩子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答案是可以的!
其實要避免這個問題,我們有很多簡單可行的方法:
1. 在親子關係中作出改變
讓子女對父母存有敬畏之心或許是好事,但要注意避免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嚴厲地管教孩子,特別是要避免出現專制、體罰、貶低或謾罵等傷害孩子行為,這樣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應該多給予孩子愛和信任,以鼓勵代替懲罰,設定健康的管教界線,避免讓嚴厲的管教方式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親子關係。
2. 多給予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
孩子隨著成長會開始有獨立思考能力,看待事情可能會與父母有不同的看法。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知識水平高於子女而無視他們的看法!父母的專制和否定除了會扼殺子女們的思考和表達能力,更可能讓子女陷入敏感、自卑和精神內耗的惡性循環!
多給予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並聆聽他們的訴求和意見,能讓親子之間建立彼此互信和友好的關係,及時解決分歧。孩子也會因此對父母產生信賴和分享慾,父母亦可透過子女的主動分享去深入了解子女,從而引導他們正確的方向。
3. 三思後行,不要讓語言傷害到子女
在發生爭執或矛盾時,雙方處於激動狀態,傷人的話語可能衝口而出。請各位不要低估言語的力量,孩子對於言語的接收同樣十分敏感,這些衝動之下的謾罵、貶低或比較都可能成為孩子們難以釋懷的壓力和陰影!因此請謹記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注意言詞,別讓你的無心之失成為傷害孩子心靈的利刃!
其實在管教子女上,強調的從來不是絕對的對錯,而是適合!管教這目的固然重要,同時找到合適的方法也十分重要。作為家長,我們只能盡力灌溉,讓種子變成花朵,而不是強求讓種子變成自己想要的花朵!
編按:今次嘅分享係我哋嘅實習生製作嘅~Parenting對年輕人嚟講可以話係一個全新嘅領域,期望呢個短短兩月嘅實習期都可以為佢打開一個新世界嘅入口,喺未來有機會生小朋友或者同小朋友相處,都會更懂得如何應對~
亦都特別多謝教育大學呢個Intership Program~
資料來源
1. Katsantonis, I. and Symonds, J.E. (2023) ‘Population heterogeneity in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internalising and externalising mental health symptoms in childhood: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arenting styles’, Epidemiology and Psychiatric Sciences, 32.
2.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23, March 30). Harsh discipline increases risk of children developing last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June 25, 2023.
圖片來源:Pexels, unslp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