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獎賞不用罰 3個關鍵令孩子自動自覺做好一件事
獎賞不僅不能強化小朋友的良好行為,更會破壞他們的內在動機!而內在動機才是一個人自覺自願去從事某項工作的最大動力。家長不免要問:懲罰不行,現在連獎勵也行不通,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推動孩子自願自發地做好一件事?
不用獎賞不用罰
心理學家Edward L. Deci跟Richard M.Ryan花了三十年時間研究人類的動機,最終他們發現了這三個關鍵因素:勝任感、自主及關聯需要。
勝任感指的是一個人在從事某項活動的過程中,感到自己能夠做得到,又有機會去鍛煉和表現自己的才能;
自主是指出於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做某項活動而不是被逼或強制去做;
關聯需要則指孩子既能關心他人亦被他人關心,有一種跟某個個體或團體連繫的安全感。
Dr. Deci認為當這三個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內在動機就會源源不絕。如果我們僅僅滿足了其中一種或兩種需要,甚至連一種都滿足不了,那個人成長的動機可能就會被消磨殆盡了。
如何實踐?
就以小朋友上學為例,相信大家都聽過,如果課程太淺會令小朋友感到無趣,太深就會令人容易放棄,其實就是小朋友能否感到自己既能勝任,又能因為挑戰而提升自己。而在過程中,老師及父母如果能夠容忍小朋友犯錯、引導他們從錯誤中學習,並適時給予描述性鼓勵,就能夠提高他們的勝任感。
至於自主,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每個人都希望凡事自己作主,而不是被其他人控制。但觀乎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我們卻看到很多反面教材,例如有些小朋友明明對閱讀很有興趣,但他們的「讀書藍圖」卻要「被規劃」,每日必須看多少分鐘,甚至連讀什麼內容的書都要被限制。閱讀反而成為令他反感的事情。反之,如果家長在他閱讀時不去打擾他,讓他自由安排時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閱讀,那閱讀就自然能成為他的終生興趣了。
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擔心:什麼都讓他們自主?豈不是「無王管」?
自主不代表完全放任
其實「自主」不代表完全放任小朋友,而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孩子,讓他們都可以參與「決策」,孩子需要的是「商量」,而不是「被商量」。Dr. Deci相信孩子有能力為滿足自己的需要做出決定。
至於關聯需要,那可以說是人類最重要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體驗到自己是被無條件接納,就能夠跟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那份信任和安全感可以令他們自由自在地發展自己的興趣。
論言有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的就是同一個道理。如果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夠顧及到孩子的這三個基本心理需要,就不用出動金錢或外在物質去利誘孩子做良好行為了。
圖片來源: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參考資料
- Kohn, A. (2005). Unconditional parenting: moving from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to love and reason. New York: Atria Books.
- Petri, H. L. (1996). Motiv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 Tough, P. (2016). Helping children succeed: what works and wh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 馮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 《教育心理學》.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