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咁講 研究:小朋友情緒「難搞」?可能需要「復原力」! POPA編輯部31/03/2022 08/04/2022 孩子擁有連結很重要,因為透過與其他人連結可以得到「社會支持」。何謂「社會支持」?那是指來自社會各方面包括父母、親戚、朋友等給予個體的精神或物質上的幫助和支持的系統。這系統尤如一張大型的安全網,可以在一個人有需要時,穩穩地承載著他,舒緩壓力,進而加強復原力。... 1.9K2
書寫省思 再談喪親|半年後才解凍的傷痛:我和女兒一段狼狽的歷程 地上媽媽01/03/2022 大概是半年後,女兒有天晚上凌晨起來,半睡半醒間對我拳打腳踢,伴隨激動的大哭大鬧,口裡吼著「唔要媽媽,我嬲媽媽」。但若我離開,她卻又撕心裂肺的哭叫著媽媽。第一天晚上我安慰,她掙扎把我踢開;第二天晚上,我再安慰,她再次把我踢開;第三天,我對著她大吼,她崩潰的大哭。到了... 12.7K9
研究咁講 研究:如果孩子的壞行為是個必經階段,你能夠接受嗎? POPA編輯部18/01/2022 29/01/2022 臨床心理學家Emily Loeb表示,孩子一味順從長輩、凡事say YES,其實係壞事。呢啲乖巧及聽話的孩子,通常背後都有一對「專制型」(Authoritarian)父母,佢哋極度嚴厲,孩子違抗命令時會狠狠懲罰。出於恐懼,孩子自然唔敢做出任何「壞行為」。但長期如此... 3K2
人物訪問 嚴守家規?「孩子需要行先」就是我家的家規! 歡迎投稿03/06/2020 19/05/2021 回想當初,我們選擇讓孩子自己睡,但每次他們夜半發惡夢,或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也會立刻去安撫他們。我們寧可半夜多起幾次身,持之以恆,孩子會慢慢明白,爸爸媽媽即使不與他們同睡,只要呼喚我們,我們亦會馬上去照顧保護他們。久而久之,孩子們便會漸漸建立起安全感,能夠獨自入睡,... 4.9K8
書寫省思 女兒重覆了她的話五次,我才真正聽懂了她的意思 歡迎投稿21/04/2020 出發了,我們要經過馬鞍山游泳池騎出海旁。一路上,她不斷重覆:「我黎過呢度。媽咪走呢,然後我喊。」我也不斷說:「係呀,你黎過呢度。我哋宜家要繼續踩了。」眼見她不前進,我們和其他人的距離愈來愈遠,我不住催促她。... 2.3K1
書寫省思 從兩部電影談父母偏心:得寵與失寵的孩子同樣受苦 瓊姐13/03/2020 19/05/2021 如果兩個孩子中,一個乖巧可愛,一個頑劣不堪;一個學業優秀,一個學業糟糕;一個溫柔體貼,一個脾氣暴躁……父母心中的天秤很難不偏向其中一個。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和關係也因此變得愛恨交織。這種影響直到孩子成年之後仍在延續。... 11.9K2
書寫省思 為何跟孩子玩殘忍而幼稚的「躲貓貓」? 子非魚10/12/2019 17/12/2019 直至有一天,與女兒重回舊地,女兒忽然指著那根柱子:「媽媽,為什麼有一次你和爸爸會躲在那條柱後面?我以為不見了你們,其實我真的很怕呀……」那時候,還未醒覺的我:「哦,爸爸媽媽想跟你玩躲貓貓嘛!」... 13K4
0-1歲1-3歲3-6歲研究咁講 心理學解釋:孩子說「我不要分給你」,未必等如自私 Mo媽12/11/2019 14/06/2021 很多父母都遇過孩子要獨享一切的情境,然而父母即使費盡唇舌,教育孩子「分享」是美德,好像也徒勞無功。在教會孩子分享之前,也許我們先要明白為何孩子不願意分享,尤其以幼稚園階段的小孩為甚。... 6.7K3
1-3歲學前教育幼兒教育書寫省思 不讀N班,但我為孩子入學準備了兩年! 瑋瑋媽30/10/2019 14/06/2021 如果學前班可以為上幼稚園作準備,那學前班呢?難道就不需準備?我沒有信心三歲的她能應付的事,又有什麼理由要兩歲的她去面對呢?其實,上學是一個過程,做父母的只要在孩子身邊,好好陪伴他渡過這個人生中的一關,便足夠了。... 8.1K11
研究咁講青少年 在這個暑夏,孩子想大人明白的是…… POPA編輯部29/08/2019 14/06/2021 社會事件自兩個多月前爆發,至今尚未平息。年輕人無論怎樣取態,也首當其衝,成為當中最受影響的群體之一。開學在即,他們到底正在經歷怎樣的一個暑夏?... 2.8K4
0-1歲1-3歲3-6歲研究咁講 心理學家:別看輕毛公仔給小孩的意義 Mo媽15/07/2019 14/06/2021 小朋友身邊總有一兩隻別具意義的毛公仔或者小毛巾,無論瞓覺、出街,甚至旅行都要跟身。爸爸媽媽會唔會覺得困擾?有親友勸過你地幫小朋友戒公仔嗎? 不如等我地先從心理學角度了解下呢個現象!... 11.6K4
0-1歲1-3歲3-6歲初生嬰兒學前教育研究咁講 父母必問:孩子有分離焦慮點算好? POPA編輯部10/07/2019 14/06/2021 孩子對分離感到不安,父母要如何做?第一步是我們要先理解小朋友出現分離焦慮很正常。那是他們情感和認知發展的表現,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但因為性格和養育環境的不同,有的小朋友適應得快些,有的小朋友適應得慢些,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4.9K3
0-1歲1-3歲3-6歲專家同行 註冊社工:社會發生大事,正是教育孩子的好時機 李姑娘(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21/06/2019 14/06/2021 不論是無顧忌地跟孩子一同收看新聞,又或已刻意避開也好,千萬別小看這些小小心靈,他們早已在父母不察覺的情況下,接收了很多前所未聞的資訊。要知道每個孩子的理解及接受程度也不一樣,我們需要的是仔細觀察,看看孩子的情緒行為有否出現異常。... 6.5K5
收藏影片已收藏 04:47 初生嬰兒動畫短片懷孕期 【動畫】生產安排,有分好壞? POPA編輯部06/03/2019 21/12/2021 BB出生前,父母要做很多決定:順產還是開刀?私院還是公院?人奶還是奶粉?身邊親友卻偏偏各有各說法和理據。這一集,我們就嘗試整理資料,分析 BB一出生就立即交給媽媽照顧的優缺點。... 10K56
書寫省思 過份謹慎的女兒呀,媽媽在等待你變「曳」 瑋瑋媽11/12/2018 11/01/2019 想起當初,我以為把女兒調教成這樣很好,但她守規則原來是因為害怕失敗,是因為缺乏自信。一直以來,我高舉的美德:守規矩,就好像一個無形的框框,把女兒給困住了,使她覺得一走出去就會有危險……... 3.6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