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影片已收藏 03:36 動畫短片 不用獎賞不用罰 3個關鍵令孩子自動自覺做好一件事 POPA編輯部19/12/2022 19/12/2022 內在動機才是一個人自覺自願去從事某項工作的最大動力。家長不免要問:懲罰不行,現在連獎勵也行不通,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推動孩子自願自發地做好一件事?... 27.4K641
收藏影片已收藏 04:23 動畫短片 停止辱罵孩子 正向管教的日常例子 POPA編輯部16/12/2022 16/12/2022 越來越多家長明白體罰可以即時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效果短暫;大家不期然會想到既然「動手」不行,那麼「動口」應該可以了吧?責罵孩子又是否有用?... 43.2K671
書寫省思 女兒藉一場足球比賽悟出的道理:勝敗乃兵家常事 山寨匠人11/12/2022 21/12/2022 在自然學校中,我們沒有灌輸「比賽一定要贏」的勝負心,我們只希望他們享受比賽,想孩子「投入」和「快樂」。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表現自己最好一面,哪怕只是一個入球,或爭取一次射門,也要好好享受,努力爭取;也想讓這群孩子累積點「真正比賽」的經驗,見識一下真實的世界,明白自己... 3.3K4
0-1歲1-3歲3-6歲6-9歲研究咁講 研究:又講小朋友上網?不如講下父母share小朋友相 POPA編輯部22/08/2022 22/03/2023 父母大致上認為喺post仔女相呢件事上面,自己比起仔女應該要有更多話事權,而大部分人share相前,都無事先取得小朋友同意。而比起覺得小朋友會因此感到尷尬,父母們更相信小朋友會享受自己的相片被分享。... 1.7K2
書寫省思 正向教養不過是紙上談兵—你們有這樣想過嗎? PhD師奶仔07/08/2022 12/12/2022 教養真是漫長的功課,要用簡單的溝通模式,反覆地跟孩子練習,他們才會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我們才能見到成果。現在,每當我被他氣得情急敗壞時,我便會先停一停,對自己說:「算啦,火星人都要時間去了解同適應地球人嘅生活嘅!」... 8.9K1
書寫省思 瘋癲的師奶仔是如何煉成? PhD師奶仔12/01/2022 23/08/2022 我也想當時間管理大師,但不管如何安排小人仔的時間表,節目永遠「over run」,唯有不斷壓縮餘下時間完成其他「非小人仔事項」,任何時候都是趕趕趕,精神只有越來越繃緊。 做媽媽的就是在「壓力煲」中過日子,就算早有心理準備,都會到「爆煲」的臨界點。... 5.7K5
研究咁講 研究:習以為常的句子,對孩子來說是「毒藥」? POPA編輯部11/01/2022 23/08/2022 特別是5歲以下的年幼孩子未必能夠換位思考,真正明白同理心的概念,所以如果父母想令孩子知道什麼不應做,最好都是定下界線,用事實去說話:「我哋唔會講傷害別人嘅說話。」至於,同理心怎樣教,這個大課題我們之後有機會再分享!... 2.4K2
書寫省思 祖傳的口頭禪|快啲快啲,快啲乜呢? 山寨匠人15/12/2021 15/12/2021 關於「快啲快啲」,我記得也曾經是我們一家四口的問題。嫲嫲的口頭禪,自然也在我身上入了骨,也是我曾經整天對孩子說的話。結果,我弄得當時不過四、五歲的家姐很焦慮。她心裡總是想再快一點,去滿足我的期望,可無論怎樣也不夠我嘴巴快。最後,我只弄得她大哭了一場又一場。... 3.7K2
書寫省思 教養是堅持和妥協的藝術,你說是嗎? PhD師奶仔30/11/2021 23/08/2022 小人仔的堅持越來越強,他努力地忍著不哭鬧,但是雙眼的淚水越滾越大,說話時帶有哀求的聲音。我看著他可憐的樣子亦開始有點心軟,覺得不如順他的意思吧!但是若果到這刻我才讓步的話,我擔心他會無法學懂「跟規矩玩」這個概念,更會有錯覺認為媽媽不會逆他的意思。... 3.9K3
6-9歲9-12歲書寫省思 和小朋友跟功課的掙扎|在分數與信任之間,你會怎麼選? 子非魚25/01/2021 14/06/2021 作為媽媽,內心小劇場正猛烈上演,若果女兒說得不對,那功課就沒有完成,我就要眼睜睜看著她欠交功課。但萬一女兒說真的呢?我這樣以自身經驗就立馬去否定她,不就正是在宣告我不相信她嗎?... 3.3K1
書寫省思 如果我們是C朗的父母 山寨匠人22/01/2021 22/01/2021 為人父母,我們都想孩子好。我們不知道孩子將來可以有多好,但至少要比父母活得好。父母缺學識,想孩子多讀書。父母沒發達,要孩子更富有。父母工作很辛苦,希望孩子快活自在。... 3K1
書寫省思 以非暴力溝通改變孩子,跟情緒勒索有分別嗎? 希婷12/10/2020 25/05/2023 其實,我是想她內疚,利用這內疚感逼使她跟我意思做嗎?我感到不安是因為我覺得她不愛我,竟然令到媽媽傷心也無動於衷嗎?如果我用非暴力溝通迫孩子就範,那跟情緒勒索有分別嗎?朋友提醒我一件很重要的事。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連結,而不是改變對方。對方會不會因為體諒而改變,是他的... 4.1K2
書寫省思 再看《歎息橋》:比你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了什麼 瓊姐28/09/2020 19/05/2021 毫無疑問,每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願意傾盡全力培養孩子,只是我們是否想過:孩子會怎樣看待我們的愛和付出?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是否能把孩子變成我們期望的樣子?... 2.4K1
人物訪問 想生多個,你會問邊個?三孩爸爸:每一位家庭成員! 歡迎投稿07/07/2020 09/07/2020 也許是因為兩個孩子都過了嬰兒期,我們感受得到辛苦是有盡頭的,而如果就因那幾年有限期的痛苦,讓一個原來可以來到我們家庭的生命,沒有機會出生,豈不奪去了他生存的權利?於是回到香港我們做了一件事:開家庭會議。... 2K1
專家同行成年孩子 致成年後的我們:要如何跟父母共處?又該在何時放開孩子? 女人迷|回家吧30/06/2020 23/12/2022 作為孩子,你可以開始透過接受對爸媽的失望,開始跳脫在不被理解與陪伴的驚嚇情緒以後,能慢慢靠自己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作為父母,則是可以開始理解自己有哪些行為其實是出自於自己的需求,理解不是對方做不到,而是我先有求於你。... 4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