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談到夫妻關係在孩子出生後的挑戰可謂「世界大同」,不分地域,大家都面對著相近的難題,今日和大家再分享多幾個常見的情況,不知又是否會說中你的心聲。
5. 財務壓力倍增
這是家庭成員增加後,一個非常實際的壓力點。俗語云「貧賤夫妻百事哀」,大部分人理解成家裡經濟不好,夫妻關係也會受到考驗。
畢竟育兒真的需要錢,它也會將昨日談過的其他問題放大。當大家都很忙很累,卻沒有預算請家傭,只能頂硬上;又如夫妻各有教養觀,有人寧可自己節衣縮食也想給孩子最豐盛的物質和體驗,有人認為不需富養孩子,把錢留到家庭基金以備不時之需,更加重要。於是乎,關於預算和支出的爭論和焦慮在家庭裡非常常見。
6. 如何應對家族干預對婚姻的影響
別以為只有華人家庭才會受到延伸家庭(Extended family)的干預,原來在國外也有很多夫婦會帶著這個疑難去尋找協助。
這些干預,我們都不陌生。
諸如外父外母會想多見見外孫,奶奶老爺又會想給你「一點」育兒建議。生孩子之前,你還可能可以和另一半享受二人世界;生孩子後,你終於明白為何別人會說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事。
有時,家族中的成員會認為你有義務滿足他們對探訪和相處時間的期望,這也會增加了夫妻之間緊張和衝突的機會。很讓人糾結的是,華人偏偏很不熟悉「設界限」(Set boundary)這個課題,界線模糊的家庭比比皆是,但若夫婦能在這界線上共同進退,便能減低干預帶來的衝擊。
7.「身心容納之窗」失效了
唔知大家記唔記得著名的精神病學教授Dr. Daniel Siegel?佢創造咗「身心容納之窗」(Window Of Tolerance)這個詞彙,用來形容一個人能積極應對壓力的範圍或區域。當你身在這個「身心容納之窗」,你還是會經驗到各種情緒起伏,卻能同時有能力調適,管理壓力。
不過,原來當父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焦慮和恐懼,而且很常缺乏睡眠,這些身心狀態會使他們容易感覺到自己再也無法應對挑戰,掉出了這扇「身心容納之窗」。換言之,就是當上父母而沒有足夠休息及支援的話,我們應對壓力的能力也會相應減低。
如何在壓力下重建夫妻情感聯繫?
談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點沮喪,怎麼說到成為父母充滿挑戰。請不用氣餒,因為這些挑戰很常見,不是你們做得不夠好,而且只要同心,還是可以克服的。下面有幾點給你們作為參考:
1️⃣ 刻意安排時間溝通
一個家庭實在有太多東西要處理,你很可能會一見到另一半,便禁不住把日常事務說一遍,不過孩子總是會打斷你們的對話,所以不妨嘗試安排家庭會議來做家庭的共同決策,只在特定時間處理事務,在其他時間把焦點放在親子、夫妻相處,真正投入天倫之樂。
2️⃣ 尋找自我照顧的時刻
之前看劇集《反起跑線聯盟2》,入面有一段令人好有共鳴:其中一位媽媽話佢唔見咗啲嘢——原來係me-time!
當然我們明白孩子還小,或者啱啱升小,要搵得返me-time,真係非常困難。不過,正正是在非常時期,找到方式為自己叉叉電,對你的身心以致整個家庭嚟講都好重要。哪怕只是洗澡嘅十幾分鐘,或是早上一杯熱咖啡的時間,也可以嘗試刻意讓自己思緒平靜,回到當下。
3️⃣ 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你覺得自己和伴侶面對的問題已超出了自行解決的範圍,尋求協助並非軟弱,而是有勇氣面對困難的表現。雖然人生很多難題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他人的協助下,有時單單是提供多一個角度,或者有一雙積極聆聽的耳朵,已經能為你創造一個喘息的空間,重拾力量。
參考資料
- Holmes, M. (2024, August 1). 7 relationship issues that parents bring up most often in therapy. HuffPost UK.
- 【創傷知情學校系列part 3】帶著「創傷殘遺」的孩子:創傷結束後,留下什麼?(2019年10月3 日)。About Counseling。
圖片來源:Pexels
🔹POPA家長支援服務🔹
我們的團隊來自不同界別,分享共同理念:關顧孩子成長,陪伴家長同行,期望以自身專業,為家長及孩子提供適切支援,包括教養諮詢|家庭治療|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個人輔導|伴侶/婚姻輔導等,如你也希望有人同行,聆聽你現在的困難,可按這裡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