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圈子,總是流傳著各種「傳說」。其中一個這樣說:會爬的寶寶更聰明。
記得我有位朋友的兒子在 11 個月大時還未識爬便想學行,身邊總有人問她:「什麼?你個仔還未懂爬嗎?多爬行對寶寶才好哩!」雖知大家都是一番好意,但以上的「關心」的確會無形中令新手媽媽感到壓力。
我只好跟朋友說每個孩子的成長步伐都不同,就順其自然好了,就算孩子沒怎麼經過爬行這個階段,直接學習走路又如何?總不能因專家說爬行對孩子好,便強迫他違反自身的成長進程,必定要先學爬才學走路吧!
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把專家的話當成必須奉行的真理?又是何時開始,我們都因外間的壓力,努力把孩子塑造成一個個十項全能的小鐵人,而忘記了他們本身獨特的個性?或許我們就是對孩子欠缺了那麼的一點信心吧!我們口說討厭比較,心裡卻害怕孩子表現不如人;我們責怪孩子缺乏自信,自己卻帶頭打擊他們的信心。
「睇下人哋明仔高大過你幾多…」
「俾心機學啦,得你一個唔識好蝕底㗎!」
「邊有女仔人家學跆拳道㗎,咁粗魯…」
這些說話聽進孩子耳裡,恐怕連那僅餘的小小自信也給嚇跑了,還怎麼叫他們肯定自己,發掘自己的優點?
我想起女兒書架上的一本繪本:《我是獨特的》。主角大頭弟是個平凡的小學生,但在平凡的背後,他卻擁有許多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例如在兄弟姊妹當中,只有他一人有酒窩;在朋友當中,只有他懂得倒立,但並不是所有特點都讓他自豪的。就如他總是被蚊子叮,而全校452個學生當中,只有他在運動會的閉幕式上昏倒,這令他感到蠻丟臉的。話雖如此,大頭弟還是因著自己的獨一無二而感到了不起!
有趣的是,故事來到尾聲卻來個峰迴路轉。原來在地球的另一端,有個跟大頭弟一模一樣的印度小男孩。不,唯有一點不一樣,就是這個印度小男孩很討厭咖哩,而大頭弟卻愛極了!孩子讀到這裡,便明白到原來世上是沒有兩個人是百份百相同的。
或許你的孩子還小,未能完全理解箇中寓意。但我相信只要家長耐心伴讀,他們還是會從大頭弟身上學會認識自己,喜歡自己,甚至包容自己的不完美。而作為父母,我都一樣從中學會了孩子是獨一無二的。我會告訴孩子(還有自己),即使日子過得再平凡,我們仍要像書中所說:「在這一天當中,我還要去發現只有我才有的,獨一無二的特點。」
某程度上,孩子的自我形象是由父母一手建立。自信,從來不用靠名校學位,也不需要獎杯獎狀,這些只是父母為自己加冕的光環。孩子期盼的是我們一句鼓勵、一個肯定。當別人仍在談論什麼「贏在起跑線」,甚至「贏在子宮裡」,我說,懂得欣賞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勝利者。
《我是獨特的》
文:森絵都
圖:杉山佳奈代
翻譯:周姚萍
出版:小魯繪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