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是香港教育界一份子,為了照顧女兒而離開了這個崗位,又因女兒快到入學年紀,不得不再次審視香港教育這一塊。
▌重看香港教育的缺點
過了幾年光景,我的想法還是一樣:香港教育的缺點,在於選擇太少。除非你有能力選擇超少數的非主流學校,不然無論你選擇什麼學校,教育模式似乎都離不開上課、做功課、考試這個輪迴。
就連三歲以下的幼兒,好像也只有上不上n班這兩種選擇。
我不想孩子這麼小便要上學,我希望她可以自由玩樂,也尊重她的成長步伐。我決定不讓她上n班,只帶她四處遊山玩水。不上學,母女共玩是不錯,但女兒缺少與其他孩子玩耍的機會,做媽媽的也缺少休息和社交時間,也不是十分理想。
▌不上Playgroup可以嗎?
有朋友建議我帶女兒上playgroup,小朋友可以玩,也可以學習社交。但以我對playgroup 的認識,大部分仍是以適應上學或知識傳授為目標,遊戲是老師主導,所謂的社交時間也十分有限,下堂了便互不相識。
在尋找更理想的教育方式時,我在在家自學的資訊中找到了一種學校以外的選擇——「共學」。
共學是指一群家長自組「共學、共玩、共養」親子團,最大的好處是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特性和興趣設計共學內容,並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是它了!
▌共學還要共養
共學與我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於是我四出尋找已有的共學團參加,我嘗試過純讀書會共學、讀書會加自由玩共學,試過較自由隨心的共學、也試過較有組織系統,父母輪流一人帶一次的共學。
共學團特別之處就是父母可高度參與,大家的育兒理念和方法便成了關鍵。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共學團是組員有共同的育兒理念,願意一起學習,互相支援,父母既可減少親職壓力,孩子又能在穩定一致的社群中成長。
不過正因理念要一致,要找到合適的也不容易。記得在其中一個自由玩共學團中,主持媽媽卻以一種我無法認同的方法對待自己兒子,我便知這不是我想要的共學團。
參與過的共學團各有優勝之處,我卻始終感受不到我最看重的元素:「共養」。
▌自家共學團自己搞
既然找不到合適的共學團,我膽粗粗地把我的育兒理念寫在個人專頁上,希望吸引到同樣認同自主學習和善養孩子的父母共同組織一個自主學習共學團。
「不打不罵、不羞辱、不操縱」的教養主張,一開始沒有得到很多回應,大家對於自主學習的理解和共學的期望不盡相同,共學團還未正式開始便解散了。
為此我沮喪了一段時間,感覺育兒路上很擁擠,卻不是人人都是同路人。
後來認識一位媽媽願意一起籌備,以她的號召力找來了十多對親子,終於開展了我第一個自主學習共學團!差不多同一時間,緣分讓我認識了另外兩位喜歡戶外活動的媽媽,我們又另外組一團較隨心自由的共學團。
比起過往參加的共學,這兩個團體不但給予孩子大量自由玩時間和主導遊戲權利,父母也有更多教養交流時間,讓彼此更熟悉,歸屬感更強。我那高敏的女兒也能夠輕鬆自在地和其他小朋友甚至媽媽玩樂談天,沒有一點拘束感。
經歷過不同模式的共學後,讓我更了解自己和女兒的教育需要。
▌「共學」的除了孩子,還有父母
成為全職媽媽後無論經濟上、生活上、社交上、事業上都經歷重大改變,這些改變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再加上新手媽媽的徬徨,真是有苦自己知。社會鮮有相關的家長支援政策,連「有營養」的家長群組也十分罕見。
還未共學之前,我常有孤軍作戰的感覺,除了因為一人帶孩,還因為找不到理念相近,可以互相傾訴學習的同伴。因為共學,理念相同的媽媽逐漸在我身邊出現,認識她們讓我學習去愛和欣賞作為「媽媽」的自己,讓我更有信心善養女兒,也放心讓女兒在她們身邊成長。共學令我深刻感受到家長自身成長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和家長間互相支援的難能可貴。
有一句非洲諺語是這樣的:“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共學就提供機會讓家長建立這麼一條村,發揮「共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