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4 May (24歲)
(續上集)家舍中有形形式式的人,大家各有故事。
有舍友父母是吸毒者、有的受家人虐待,我記得其中一位則因為被父母虐打到入急症室,小學已被轉介到家舍。在我眼中,她非常努力擺脫命運,但早年的傷痛給她的烙印難以磨滅。
她很想和別人做朋友,但同時無法自控地做出「傷害」別人的言行,例如她會找我傾心事,但一不順心就會直言:「你梗係入到大學架,因為你至少都有個婆婆對你咁好,我呢?我乜都無呀!」每次她說起,我也會心痛婆婆的離開。不過她的說話傷人,同時也是事實。
我實在是因為有婆婆的關愛,才有空間去承受舍友的說話。然而,其他在家舍長大的孩子呢?
家舍沒錯讓大家「有瓦遮頭」,但制度使然,這裡只是暫時居所,有些歸家無期的孩子年紀輕輕已住過好幾家不同的家舍,而每所家舍都有自己的規矩,需要舍友們學自律、參與打掃、煮食等。這裡每位孩子各有故事,不少也有大眾認定的「行為問題」,所以大家都會傾向覺得這樣的「管理」無可厚非。
然而即便如我,成年才入住,還會感到這種「管理」的壓迫感。記得一次我晚了1分鐘洗碗,我就被「家長」說教一翻:「你知唔知自己錯乜!」有時你總得過得小心翼翼,因為一個不小心,又會「犯錯」被抓個正著。
這裡的規範多,鮮有談愛。
如果這裡真的是一個家,就是權威式管教那種,你必需循規蹈矩,不能行差踏錯,因為最壞的情況是——連這最後的瓦片都會消失。而即使你有幸遇上較友善的「家長」,也難以和一個溫暖的家媲美,因為不少家舍本身都有最長的住宿期,舍友常常都要擔心住宿期滿之後可否再通過審核,繼續安身,這裡根本不是一個長期安定的環境,加上社會標籤,她們不想別人知道自己住在家舍,面對未來亦有很多挑戰和限制。
——「早啲識到你就好啦。」Joyce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口邊。
一開始我不懂她是什麼意思,後來她說「我之前畀人呃,讀咗啲無用嘅課程」、「我返工嗰度有不平事,我想投訴,但係連寫封英文信都唔識」……
我的學士學歷其實也不算高,但聽到Joyce一路分享,我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縱是陳舊的想法,卻仍然啱用。我肯定我可以養活自己,只要找到工作,儲到頭兩個月租金按金,就可以離開。但許多像Joyce的孩子只能繼續浮沉,即使覺得家舍某些規條不合理,也只能選擇逆來順受。
事實上,如今我已經離開了家舍,自己租了一間劏房,居住環境不怎麼樣,但至少食完飯Hea一陣,幾時洗碗也可以!
「讀唔到書唔係你嘅錯呀!你第二時有咩可以搵我!我一定幫你!」我在離開家舍時,跟Joyce這樣說。那是真心的肺腑之言,任誰經歷她的童年,也不可能輕易走出更光明的路,而她已經在她所能的範圍做到最好了。她現在一樣是個自食其力的年輕女性。
在家舍的那短暫的半年,我時常憶起大學三年級的一件事。當時我兼職的上司知道了我的情緒困擾,他說他學過精神健康急救,於是好一段時間,他每天都會跟我聊半小時電話,無償地幫助我走過一段艱難時候。
有能力時記得幫返人就得。我最後一次跟他通電時,他這麼說。
所以,我決定把自己的經歷寫成幾篇文章,我想讓社會看見這群常被遺忘的孩子,我想讓父母知道自己對孩子的成長如何重要,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多行一步,你給別人的愛和善意,有時比你想像來得有重量!
(完)
※此系列故事以受訪者真實經驗寫成,
當中部分細節已經修改以保障受訪者及文中提到的人士的私隱
系列目錄
- 《沒有回家的女孩》(1/4)|不是每個人都有家可歸
- 《沒有回家的女孩》(2/4)| 我的聲音不曾被母親聽見
- 《沒有回家的女孩》(3/4)|我們早習慣了不被明白
- 《沒有回家的女孩》(4/4)|我們都可以為孩子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