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playgroup真係玩耍中學習?研究指BB 15個月大前上堂不見效果
幼兒playgroup係玩定係學習?現今小朋友的起跑線,愈推愈前。雖然政府並無官方的統計數字,但粗略估算,香港至少有六、七百家早期教育中心,為0-3歲、尚未入讀幼稚園的小朋友提供各類興趣班以及課程,市場可謂非常龐大。
Playgroup效用
然而,在各大育兒討論區,卻經常都有家長問道:「孩子是否愈早上Playgroup愈好?」、「其實有沒有用?」
其實在孩子一歲半以前,他們的基本能力和小猩猩無甚分別,花錢上playgroup都不知是否會有合理的回報。耶魯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Dr. Arnold Geisel,曾以同卵雙胞胎的嬰兒進行多個實驗,例如把一對46周大、不會爬樓梯的同卵雙胞胎兄弟分開,然後對其中一個進行爬樓梯訓練。六星期以後,接受了訓練的嬰兒果然學會了爬樓梯;但與此同時,他那個沒有接受過任何訓練的兄弟,其實在同一時期亦自自然地然掌握了爬樓梯這個技能。
Dr. Geisel認為,爬樓梯、堆積木等嬰兒基本能力,只能靠自然成長而獲得。任何外在的因素,任憑無論父母花多少心思、如何教育或訓練,都無法使嬰兒的成長提前或加速。
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讓他知道自己被愛。對於太幼小的嬰兒,與其舟車勞頓的帶他們上課,還不如留在家裡陪他們遊玩、給他們洗澡和按摩。
大量的科學研究已證明,母性觸撫不但能讓嬰兒心情愉悅,更可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讓大腦正常地發展,並有助建立安全感。而只有當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他方才有自信、勇氣和好奇心去探索這個美好的世界。
拔苗不能助長
著名的心理學研究「啟蒙計劃(Abecedarian Project)」告訴我們,讓孩子接受早期教育,最早可能也要待至孩子15個月大以後,才見果效。
「啟蒙計劃」於1960年代末開展,當時美國正值「反貧窮運動」時期,領導研究的Dr. Craig Ramey和他的團隊,嘗試從早期教育著手,去幫助弱勢家庭的小朋友。研究人員遂在貧民區招募了111個誕於1972-77年的初生嬰兒作為實驗組,要他們接受維期5年、每星期5日的早期教育課程,並定期測試他們的智商。
在實驗初期,有沒有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根本看不出任何差異;但到實驗組嬰兒長至15個月大,Dr. Ramey就發現:「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開始與別不同」。到了兩歲,實驗組才顯得比同齡、沒有接受早期教育的小朋友,學習得比較快、說話比較流暢,智商分數亦比較高。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啟蒙計劃」是一項超長期的研究項目。直至今時今日,該計劃都仍在追蹤研究當年的嬰孩在成年以後的表現。
事實上,「啟蒙計劃」的研究證明,6歲以前的早期教育對人生確實有持久的影響。接受過早期的教育的小朋友,成年後都有較高的學歷和較佳的工作,但造成差異的重點不在智商或認知能力。
因為孩子雖然於接受早期教育的期間及往後的一、兩年間,實驗組的小朋友在認知測驗中取得的成績的確高於同儕,但這只是短期的優勢;到二、三年級的時候,就會被追回,跟那些沒有接受過早期教育的小朋友無分別。
既然如此,那為何 30 多年以後,實驗組小朋友的學歷會較高、工作會較好?人生為何看似比較順利?
早期「教育」定義
答案可能在早期教育的課程設計上。「啟蒙計劃」裡,實驗組嬰兒每日所接受的所謂「教育」,其實並非認知教育,而是研究人員根據兒童發展理論而設計的 200 多個學習遊戲。透過這些遊戲,孩子邊玩邊學,就發展了好奇心、培養出社會靈活性,以及學會遊戲規則和自我控制等等。而這些非認知能力,方是人生成功的真正要素。
故此,當回答「上 playgroup 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問題的時候,家長不妨反問自己「何謂有用」?我們帶孩子上這類課程是否只為一張證書,又或者希望憑藉參加某些教育集團所開辦的course,以增加考入關聯的知名幼稚園的機會?
當科學家提醒我們,小朋友在一歲半以前,其實只需要父母的陪伴,便能自然成長。那麼,當有的父母超前地帶著三、五個月大的嬰兒上playgroup,甚或將親子時間「外判」,讓家庭傭工帶孩子上課,到底又所為何事?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坊間的playgroup課程內容林林總總,有的玩「閃卡」認字、有的教 phonics、外語,又或其他學術上的東西,這些真的是「早期教育」的重點嗎?我們其實都知道,幼兒最宜透過遊戲中學習。那麼,我們便值得想一想,你的孩子上的playgroup,到底有沒有play?
圖片來源:by Khoa Pham on Unsplash
參考資料
- Ames, L. Ilg, F. and Haber, C. (1979), Your One-Year-Old: The Fun-Loving, Fussy 12-to 24-month-old, McGraw-Hill.
- Heckman, J. et al.(2010) “Enhancements in Noncognitive Capacities Explain Most of the effects of the Perry Preschool Program”, January 2010.
- Currie, J.; Thomas, D. (1995). “Does Head Start Make A Differ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5 (3): 341.
- Datta, L. (1976). “The impact of the Westinghouse/Ohio evalu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ject Head Start: An examination of the immediate and longer-term effects and how they came about”, The Evaluation of Social Programs: 129–181.
- Lee, V. E. et al. (1990) “Are Head Start Effects Sustained? A Longitudinal Follow-up Comparison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ttending Head Start, No Preschool, and Other Preschool Programs” Child Development 61 (2): 495–507
- Medina, J. (2010) Brain rules: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 Pear Press.
- Tough, P. (2012) How children succeed: grit, curiosity and the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 McCormick & Willi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