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文要趁早?只用英語放棄母語會對孩子智商有何影響?
為 學英文 ,香港很多家長經常跟子女講英文,甚至由孩子一出世開始,便已急不及待的只講英文,一句廣東話也不講。務求令英語成為小朋友的母語,增強他們入學面試的勝算,令他們在競爭激烈的求學生涯裡,可以贏在起跑線。其實,如果家長只用外語跟子女溝通,放棄自己的母語,對小朋友會有甚麼影響?
母語語境實驗
美國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兩位專攻兒童語言發展的科學家,於80年代做了一個實驗,研究0至3歲的語言環境,對幼兒將來的智力發展以及學習能力會有甚麼影響。他們招募了一班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家庭參與,每個月定期記錄一小時他們在家裡的對話,由BB 七個月大開始,直至到3歲大為止。
科學家發現,接受福利援助家庭的小朋友,每小時平均聽到父母說話的字數有616個字;來自工人階級家庭的小朋友,平均聽到1,251個字;而專業人士家庭的小朋友,平均聽到2,153個字。
而隨著小朋友慢慢長大,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小朋友,所聽到的字數差距就愈來愈大。研究人員估計,專業人士家庭的小朋友到了4歲時,平均總共可以聽到4,500萬個字;而接受福利援助家庭的小朋友,就只聽到1,300萬個字。原因並不是因為專業人士家長愈來愈長氣,而是收入愈高的家長,說話內容會愈豐富,句式結構亦會愈複雜。
到這班小朋友9歲時,研究人員再跟他們進行各種測試,發現小朋友在0至3歲時所聽到的字數,跟他們9歲時的語言能力和智商,有非常高的關聯性。
即是說小朋友在幼兒時期接收的語言數量愈多、內容愈豐富、句式結構愈複雜多變,他們長大後語言能力就會愈好,而且愈聰明。
如果改用外語跟子女溝通,其實就與上述研究的結論背道而馳。
親子溝通只用英語?
試想想,和小朋友到公園看見這幾種昆蟲,如果家長選用母語,小朋友好容易便可以學會他們的名稱,只用英語的家長呢?那就要視乎他們的英語水平。如果只懂得叫這些昆蟲做「insect」或者「bug」,便會犧牲了小朋友的學習機會。
又或者當介紹雀鳥時,講母語的家長可以輕鬆地說:「這是信天翁、這是畫眉、這是鷸。」心情好時,更可以跟子女吟歐陽修的古詩《畫眉鳥》,講「鷸蚌相爭」的成語故事。
假如堅持用英語溝通,就可能變成只得一句「This is a bird」,又或者介紹完雀鳥名稱後,對話就此終止。這樣不但令小朋友接觸到的語言數量大大減少,更會令他們不知不覺中錯過了許多激發好奇心、培養聯想力,以及延伸學習的機會,變相學少了很多。
當小朋友掌握的詞彙貧乏,句式變得單一,這樣亦會削弱他們的表達、溝通以及社交能力。譬如當他想講:「我玩到好污糟,隻手痴立立、個頭油淋淋、塊面黑掹掹,件衫黃柑柑。」
強迫他用英語表達,他就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所有狀況:「I am so dirty. My hand is dirty. My hair is dirty. My face is dirty. And my shirt is dirty!」
學英文 不只詞匯
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學會一種語言,於語言學上,除了詞匯(vocabulary)以外,還包含語法(syntax)、語義(semantics)、音韻(phonology)、詞法(morphology)等等各方面。假若你只用第二語言跟小朋友溝通,他們上述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比講母語的小朋友差很多。
學母語有時限?
那如果從小沒有學好母語,長大後再學過可以彌補嗎?
根據兒童心理學,0至3歲是小朋友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 一旦錯過了這時期好好地學習母語,以後要彌補便會非常困難。
而對於一個小朋友,語言不單止是用來溝通,更是發展認知能力,學習邏輯思考、社交和情緒管理的重要工具。所以當小朋友0至3歲時未有學好母語,到9歲甚至長大後,智商以及語言能力,都可能會落後於朋輩。而原因就是早期語言習得上的缺失,令他們輸在起跑線之上。
圖片來源:by Josh Applegate on Unsplash
References:
- Hart B and Risley T,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young American children”. Baltimore: P.H. Brookes.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