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都知道,「Trouble 2」和「Terrible 3」並非浪得虛名。小朋友一接近2歲,便開始出現種種狀況:不能坐定食飯、不肯跟我們去換片、沖涼換衫永遠叫不動,而最挑戰父母EQ底線的是那句口頭禪——「No!」家長和孩子天天鬥智鬥力,家中如戰場。
▌當孩子合拍的舞伴
早前我卻看到令我不可思議的一幕。
一個2歲多的小朋友躺在換片枱上,一時指向窗外,一時談談剛才在玩的洋娃娃,一時又刻意跟媽媽唱反調,總之就是不想合作。眼見媽媽臉上仍掛著笑容,不急不忙地回應孩子的說話,才再請他轉身讓她抹屁股,然後等待小朋友配合。
這樣的對話來回幾次,媽媽沒有打斷小朋友的話,也能將小朋友的注意力帶回來,配合換片。
整個過程不消3分鐘便完成,沒有催促,氣氛輕鬆愉快。媽媽對著孩子「先跟後帶」,就像一位領舞者,與舞伴合拍而和諧地跳完一支舞。
以上畫面來自我在課堂上看到的一條影片。
▌照顧和教育不可分割
不久前我到了布達佩斯的皮克勒嬰幼兒研究中心(Pikler Institute)上課。同學們來自世界各地,有華德福和蒙特梭利的老師和校長,也有新手媽媽及祖母。是什麼促使大家專程來取經呢?
一切要從奠基人Emmi Pikler講起。
Emmi Pikler是匈牙利的兒科醫生,她發現照顧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無論我們是在幫嬰兒換片,還是餵食沖涼,在同一時刻,教育也自然發生了。雖然嬰兒未懂說話,未聽得懂道理,但嬰兒從一開始就對周遭環境極度敏感,因此我們在照顧嬰兒時,所給他的感覺及互動,已不知不覺形塑了他的自我價值,以及他與別人、他與世界的關係。
如果我們在照料時間是溫柔的、尊重的,會聆聽,也會等待孩子一起參與,完完全全在每一刻與小朋友「同在」的話,孩子便會感受到世界是溫暖的、平和的,自然也會從我們身上學習到尊重,然後回饋我們。他將來待人接物時,也會生出平和、顧及別人感受的特質。
但假若我們每次都急急忙忙趕著完成,不理小朋友在玩或反抗,也先捉他去沖涼食飯,他不只愈發感到害怕而繼續反抗,也會感受到世界予他的急躁與暴烈,然後這些觀念會在他身心發芽。
套一句Emmi Pikler的學生、教育家Magda Gerber的話:「僅僅是我們的眼神、我們聆聽的姿態,我們就影響了孩子的整個人格,以及孩子看待生命的方式。」
而且這不只對初生嬰兒有影響,我後來才發現,幾乎是所有小朋友也一樣。
▌與孩子同在
從前我不明白為何總是要三催四請,小兒子才肯放下書本,去吃飯換衫?
我現在終於明白了,因為就算我在等待他,我仍是在埋首做自己的事情,時間差不多了便說「快啲啦!」,要不然就再加一句「得未呀?」我不關心他在做什麼,我只催趕他,好讓他按我的時間表行事;而他也學了我,只按自己所想行事,根本沒想過要配合別人。
回港後,當我們在家晚餐,我立即學以致用,放下了手機,專注地和他吃飯、談天。開始時他依舊拿著書一邊吃一邊看,但沒多久,他就自動蓋上書本,專心吃飯了。
其實,無論身邊人是孩子,還是朋友伴侶,如果當下那刻我們能夠跟他們同在,而不是各有各忙,共度的時光必定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