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另類教育角度|學生學得慢?定係我哋太趕時間?
從前,有一個地主僱用了建築工人,限他們在三十日內要建好一間屋子。怎知工人收不到足夠材料打穩地基,於是跟地主要求多點時間。地主卻說:「無時間!再等就趕唔上進度,而家即刻同我砌埋個屋頂!」。工人只好照做,但屋子建成後很快就倒塌了。這個故事聽起來很荒謬,但卻跟我們的傳統教育制度極相似~
大家所熟知的傳統教育制度
在傳統教育制度,課程設計者早就決定了全班學生該以甚麼速度來學習知識,比方說小四數學課程,學生有16堂時間學習分數。數學老師於是會按著課程表,對班內數十個學生以劃一速度教學,即使有學生未完全學會,一過了16堂就會直接跳到下個單元。
著名教育心理學大師Benjamin Bloom認為,許多學生在學校跟不上的原因,正正跟這些人為強制因素大有關係,而不是因為那些學生數學資質特別差。他相信,只要提供適切的學習環境及條件,絕大部分學生都有能力學好。為了檢驗這一假設,他由約40年前開始,做了一連串實驗和觀察。
你可能沒想過的另類教育角度
Dr. Bloom曾經將學生隨機分成兩組,老師教給所有學生同一個新單元。第一組的老師以剛才所講的傳統方式授課;而第二組學生則可按自己的速度和需要學習,有時快些,有時慢些,期間進行評估測驗,但這些測驗不計總分,只用來評估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再因應評估結果調整給予學生的指導,確定他們已經掌握好有關概念才會進入新單元。這種教學方式又稱為mastery learning。
Dr. Bloom比較了兩組學生的表現,結果令人震驚。在課程結束時,傳統教學小組中,大約20%學生獲得優良成績,達到掌握知識的水準,另外20%的學生表現很差,而大部分學生得分處於中等水準。反觀採用mastery learning的小組,在課程結束後,有多達80%以上的學生都可以獲得優良成績,是傳統小組的4倍。
理想只能夠是理想嗎?
我們可以想像到,在傳統教育方式底下,我們會認為尖子以外的80%學生不是讀書材料,強調那20%精英才是可造之材。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可能是外在環境令中下游學生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發揮?其實,即使是同年紀的學生當中,每個人的背景和天資也不同,我們又怎可能將他們放在同一班上,然後就期待他們以一模一樣的速度學習知識?
可能你會說:「理想歸理想,唔通個學生比其他同學需要多3年時間先學得識,咁學校老師又照俾咩?好不切實際啫。」
Dr. Bloom告訴我們,這些學生在課堂初期,的確比其他人需要更多時間掌握基礎知識,但打好紮實根基之後,再學新知識已經變得更輕鬆,不需額外時間也跟得上。到課堂後期,所有mastery learning的學生應該都會以一樣快的步伐學習。正如只要一間屋的樁打得夠穩,要多起幾層也不是難事。
升學不是淘汰賽
更何況,即使學生真的需要3年時間才學會又如何?誠如Dr. Bloom所說,學校的工作不是淘汰差的學生,以及鼓勵本來已經很厲害的學生。教育,是需要考慮所有孩子的全面發展;而創造出能夠讓所有學生都達到最高水平的環境,正正是學校的責任。
試想想,一個本來多要一點點時間就學得會的學生,因為符合不到劃一的教學步伐,而受到成績差,或被老師批評等等的挫敗,他很可能因此而失去自信心,甚至誤以為自己各方面也低人一等、一無是處。他本來所擁有的能力,都會在僵化的教育制度下白白犧牲了。
相信,沒有教育工作者會想看到這個結果。
參考資料
- Bloom, B. S. (1968). Learning for mastery. Evaluation Comment (UCLA-CSIEP), 1(2), 1–12.
- Bloom, B. S. (1974). Time and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29(9), 682-688. doi:10.1037/h0037632
- Bloom, B. S. (1984). The 2 Sigma Problem: The Search for Methods of Group Instruction as Effective as One-to-One Tutor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3(6), 4. doi:10.2307/1175554
- Breslin, M. M. (1999, September 15). Benjamin Bloom, U. Of C. Prof Who Saw Potential Of All To Learn.
- Guskey, T. R. (2012). Benjamin S. Bloom: Portraits of an educator.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Education.
- Khan, S. (n.d.). Let’s teach for mastery — not test scores.
- Kulik, C. C., Kulik, J. A., & Bangert-Drowns, R. L. (1990). Effectiveness of Mastery Learning Programs: A Meta-Analy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0(2), 265. doi:10.2307/1170612
- Rose, T. (2017). The end of average: How to succeed in a world that values same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