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片」可以話係幼兒媽媽谷其中一個最熱門嘅topic!有人說戒片時機是歲半,也有人說是3歲;有人說最好上幼稚園前先戒掉,有人卻說幼稚園會幫手做如廁訓練(Potty Training);又有人打算佛系戒片,主張小朋友ready就自然成事。究竟戒片的「適當年齡」是何時?小朋友怎樣才算是ready?
抑或是「根本沒有『完美』的如廁訓練年齡」!?
「戒片」有沒有最佳時間?
說這句話的是美國兒科職業治療師Jessica Rapp Irwin,她在家庭及學前教育機構等協助孩子如廁訓練超過10年,她指出即使單以美國為例,孩子大多數在歲半至3歲半之間學會使用廁所,然而在這個範圍的兩端仍會有一些例外。
範圍之所以如此廣泛,是因為開始Potty Training的最佳時間取決於每個孩子的發展、認知能力、個性和如廁訓練歷史,以及父母的意願和決心。每個孩子、每個家庭狀況也不同,步伐自然不一致。
怎樣才能知道孩子已準備好開始戒片呢?
那父母怎樣才能知道孩子已準備好開始戒片呢?父母不妨留意孩子是否有展示以下這些身體、認知和情緒的訊號:
身體訊號
- 兩次小便時間隔了兩小時
- 會用手拉扯濕透或裝滿的尿片
- 大便後要求換片
- 躺下來時拒絕換片
認知訊號
- 對廁所或浴室表現出興趣或好奇
- 能夠遵循簡單的指示(例如「坐下來」或「把那玩具給我」)
- 懂得用手指指向或說出與浴室相關的簡單單詞
情緒訊號
- 表達對使用廁所的興趣
- 目前沒有經歷其他重大生活變化(新學校、新照顧者、從嬰兒床過渡到大床、有弟妹出生等)
值得留意的是,這並不代表父母必需等到這些跡象都出現才開始與孩子做訓練,因為並非所有孩子也會表現出以上所有跡象,有些孩子即使ready也可能不會表現出任何訊號。
戒片有如開「盲盒」
Irwin建議,家長需要結合孩子的年齡和整體發展水平,以及父母自身對於進行如廁訓練的意願來一併考慮,以確定何時是開始的黃金時機!因為如廁訓練過早開始可能適得其反,令過程變得更費時,但太遲開始就可能會使孩子更抗拒,讓過程變得更加困難。
大家可能從沒想過Potty Training原來可以咁難,但經歷過的或許就知道,戒片這件事本來就好似「盲盒」一樣,一日未打開,一日都未知是易或難!想想,孩子自出生以來也是包著尿片,想拉便拉,學會使用廁所是一項全新的技能,固然需要時間學習。因此,各位在Potty Training上「卡關」的父母,請不要氣餒,孩子遇上困難,並不代表你做錯了什麼,也不代表孩子做錯什麼。
幼兒父母一起來超前部署!
讓我們集中在協助孩子解鎖新技能。父母可以「超前部署」,在計劃Potty Training的幾個月前,已經開始與孩子一同閱讀有關廁所的繪本,討論書中的內容與孩子身體的關聯,讓孩子逐漸做好學習如廁的心理建設。
如果我們不想孩子將如廁的概念和負面事情連結,我們可以試著不要用「臭」、「核突」、「污糟邋遢」之類的詞彙來形容大便、廁所等。
相信各位準備Potty Training的父母都會購買兒童便盆或兒童廁所板,我們可以邀請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後或洗澡時間坐在上面,期間不要穿著尿片,但不用強逼他們必需在當刻如廁。這環節的目標是讓孩子慢慢習慣這個日常。
不過編輯希望提醒家長,即使做了以上所有準備工作,過程也不一定一帆風順。如果孩子還是會不小心拉到內褲或地板上,家長最好的回應就是保持冷靜:「哦,看起來你尿尿了,你的內褲濕了,我們去換衣服吧。下次我們再試試看!」隨著時間推移,意外會慢慢減少。
爸爸媽媽們請記住:你的孩子最終也會做得到的!
參考資料
Irwin, J. R. (2024, August 6). When’s the best time to start potty training? an expert weighs in. Motherly.
圖片來源:Pexels、Can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