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Jane (女兒9歲和兒子6歲)
我們總是以為在關係裏,需要改變的是對方。殊不知,關鍵永遠都在自己身上。
為人母的不適感讓我感到無處可逃
女兒很內向,很少主動表達自己內在的想法。作為母親,經常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想撬開她的嘴巴,卻往往無功而返,繼而覺得無奈,甚至因為苦惱而生氣,最後演變為母女衝突。直至我審視自己,到底當女兒拒絕和我溝通的時候,我的內在發生什麼事?這才發現,原來「不能幫助她表達自己」這件事,勾起了我無助無力的感覺。這個感覺讓我很不舒服,為了擺脫無助,重新感受到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能有所作為、可以解決問題,就只能繼續用力與無助拉扯。
有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當孩子出現問題或者情緒激動的時候,到底可以怎麼做?其實大部份時候,是我們不能夠面對孩子的「問題」在自己心裏引起的「不適」。當我們能夠坦然看見這樣的不適,在這個不舒服中學習放鬆,互動可以變得很不一樣。
聚焦在自己身上就對了
前天晚上,女兒因為和弟弟玩包剪揼輸了,搶不到餐桌上最後那一塊美味的豬肉,心情極度不爽,開始對弟弟張牙舞爪地咆哮,又氣到傷心落淚,還一頭撞在餐桌上。我就在自己坐立難安的情緒中慢慢學習放鬆,發現自己不再像平時一樣,聚焦在她身上一直構想拆解的方法,而是把精神收回來放在自己那兒,繼續好好享受自己的晚餐。
過了一會兒,心裏面漸漸自在的我忽然覺得她十分有趣可愛,於是我發自內心地對她說:「媽媽覺得你真是一個很特別很坦率的孩子,生氣的時候就完全表達出來,一點也不保留,不會像很多其他人,心裏面明明很憤怒,卻裝出不在乎的樣子,把自己明明很想要的東西讓給其他人。你真是個真誠可愛的孩子!」
在孩子的情緒漩渦中找到平靜
她聽了,竟然在眼淚和咆哮中忍不住甜笑出來,給了我一個「突然有人懂得了自己」的眼神。接下來,她又回到自己的內心小劇場中,繼續演她的憤怒與委屈。我也就由得她,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也由得弟弟跟她抗衡。
這一晚,女兒在情緒中翻滾了足足兩個多小時,而作為母親的我並沒有被捲進這場漩渦中,也沒有因為幫不了她而自責、繼而遷怒。我與她,就只有那一刻的連結,接下來就是兩條平行線。但是那短暫的相遇,又是如此自然與深刻,彷彿在這個瞬間,心被照亮了。
The problem is never external, it disappears when we make peace with ourselves.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Pexels
🔹POPA家長支援服務🔹
我們的團隊來自不同界別,分享共同理念:關顧孩子成長,陪伴家長同行,期望以自身專業,為家長及孩子提供適切支援,包括教養諮詢|家庭治療|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個人輔導|伴侶/婚姻輔導等,如你也希望有人同行,聆聽你現在的困難,可按這裡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