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紀錄片是不是大家杯茶?
過去數月介紹了幾本文字書,有些爸爸媽媽說,仔女瞓左自己都散晒,無精神再拎起書啦。我們又怎會不明白,所以這次介紹的是一套紀錄片——關於「生命」的紀錄片。
在孩子身上,感受生命之初
有時孩子初臨家中,我們忙著應付生活上的種種改變,角色上的調適,往往會忘了眼前的「孩子」正經歷他的「生命之初」,每天每日每分每秒,這個生命都在演化。你以為他只懂得哭鬧,只會吃拉睡,但其實小生命探索世界從而成長的速度,比我們想像要多得多。
一連六集的紀錄片就是從這裡開始——嬰兒的誕生和腦神經科學的最新發現。
像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心理學家及研究員Dr. Gopnik在片中所言,過去三十年,學者以為孩子是白紙,不辨是非,自我中心,但這些年來的研究卻指出嬰孩所知,遠超我們想像。如果你本身就喜歡看POPA分享的教養研究,那你應該也能從中找到樂趣,很多我們過去因篇幅所限,未能跟大家詳盡分享的研究,他們也有涉獵,再由學者親身演繹解說。
以父母的角色,重生的生命
但六集紀錄片,不只以孩子為主角。孩子降臨除了是他的生命之初,也是「父母」誕生的契機。
第二集談的正是成為父親、母親後,我們的種種改變。
有些母親經驗到歷經43小時的生產過程、難以適應的母親期(matrescence)、極需身邊人支持的產後抑鬱;有些父親經驗到太太生產及餵哺母乳的一幕,表示永世難忘。
特別記得其中一位爸爸分享他如何學習成為一位父親。他說,在世上很多地方的男孩,都是如此被教導:「真男人才不會幫手換尿片」,但現在多了一種聲音說:「不抱孩子是男人才是廢物」,而他認為這讓許多男人都鬆一口氣,因為不曾抱過孩子,才是可悲。
從微觀到宏觀,從個體到社區
大家都說我們是從自身經驗,學做父母,這位父親所言,正正道出我們所處的環境、文化也影響著我們成為一個怎樣的父母。有時,我們甚至身不由己。
「撫養一個孩子需要一條村」,這個非洲諺語大家應該都聽過。乍聽以為是說要有很多人去照顧孩子起居,但其實這諺語指涉的更關乎我們有沒有創造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社區。
紀錄片由巴西導演 Estela Renner 執導,訪問地點包括南美、中國、美國、法國、丹麥等地,你看到的不只是一道風光,原來世界上不論哪裡的父母都在面對相近的事情,託兒所短缺、單親媽媽日間照顧孩子,晚上上班,沒時間休息、欠缺家庭友善的政策,短促的侍產假……
從微觀到宏觀,由嬰兒腦中的細胞,談到沒有支援父母的配套、政策,沒有一個對父母孩子友善的社區,父母孤立無援,根本不可能有空間去思考,並實踐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紀錄片一直鋪陳,讓我們對於生命以及撫養孩子有更深更廣的認識。
如果文字書不是你杯茶,不妨看看這齣紀錄片(雖然一集都唔短😅)!
《生命之初》
官方預告片
導演:Estela Renner
發行年份:2016
圖片來源:unic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