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服務多年的工人姐姐約滿,有時候要請爺爺嫲嫲幫手照顧孩子。有一次,我和老婆見將會連續兩日早出晚歸,就問兩位小朋友會否願意在嫲嫲家過一晚。細佬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可是,家姐卻面有難色。我們問家姐,家姐給我們的答案是「很為難」。
她知道我們確實有事忙,留在嫲嫲家過夜比較方便,也讓我們放心。可是,她還是支支吾吾,說去嫲嫲家沒問題,就是不想過夜。我和老婆一直在估,她是想家?想陪我們?要自己的空間?還是有其他事要做?再三追問,我們統統估錯了。
最後,家姐告白了:「我在嫲嫲家待太久,會覺得好緊張」。原來,嫲嫲比較心急,口頭禪是「快啲快啲」,讓家姐感到很忐忑,不想太長時間和嫲嫲待在一起。
祖傳的口頭禪
關於「快啲快啲」,我記得也曾經是我們一家四口的問題。嫲嫲的口頭禪,自然也在我身上入了骨,也是我曾經整天對孩子說的話。結果,我弄得當時不過四、五歲的家姐很焦慮。她心裡總是想再快一點,去滿足我的期望,可無論怎樣也不夠我嘴巴快。最後,我只弄得她大哭了一場又一場。
可幸,我當年願意和家姐傾傾,聽她說,才知道她根本不明白甚麼叫「快啲快啲」。她覺得自己已經好快,但還是不斷地聽到「快啲快啲」。她心急,卻不能再快,覺得好焦慮。
後來,我和太太分享,去了解自己一直「快啲快啲」的原因。除了小時候聽慣了,我發現,原來我很需要肯定他們聽到我的指示和訊息,也需要他們即時的確認與回應。有時孩子收到指示後,未有即時反應和處理,就會讓我心裡感到非常焦急。
家中的新規矩
關於這事情,我們決定和家姐細佬商量,互相分享了想法和感受。後來,我們作了一些調整,全家人也不會再說「快啲快啲」。取而代之,大人會作出清楚指示,如何去做,如何處理。對於緊急的事情,我們也會表明,並請他們先放下不趕急的事情,「專心」去回應我的需要。
對於這處理方法,他們反應正面,家姐說這樣她比較易理解。事情做得快,他們卻不會心急,因為我們的陪伴讓他們安心。此外,他們也學會和我們表達他們的需要,例如他們有事在忙、需要更多時間,或不明白如何去解決,他們也會跟我們說明白。
向長輩分享新習慣
不過,這事情,一直只是停留在我們一家四口。我們習慣了,孩子習慣了,長輩卻不知道,也沒有機會去示範。近期當孩子和長輩單獨相處的時候,問題便出現了。幸好,我們有問,家姐也願意答,讓我們發現了這個情況。家姐也明白,嫲嫲不知道這安排,我們一家四口便改為向長輩分享這個「新習慣」。
當然,長年累月的習慣不是一時三刻就能解決的。不過,當大家都知道問題關鍵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不斷提醒對方,提醒自己。
現在,心結解開,家姐也比過往願意去嫲嫲家。老人家能多見孫兒,也是好事,大家都開心,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