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最後禮物》由黃子華和潘燦良擔正,卡士華麗,全民撲飛。如今我是沒有機會親眼看了,幸好手上仍有它的劇本集,讓我止渴。故事只有百多頁,不長,卻緊湊,不消半天就把整本書消化掉!
讓我更深感受的,不單單是故事的情節和張力,而是它為我們帶來家庭排列的反思。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請自行斟酌閱讀***
兄弟姊妹的比較,是精神謀殺
故事環繞著一個香港傳統家庭,父母望子成龍,深信棒下出孝子。誰知膝下是一對鼠兄龍弟,哥哥沒讀書天份,逢二進一,給學霸弟弟趕過了,變成了同級生,讓本身已暗暗存在的「比較」更加直接,把哥哥傷得更深。
哥哥最後出走南美,逃避原生家庭的崗位和責任,而「逃避」,也成為了他人生的主調,每每出問題就想推卸責任。
至於留下來的弟弟,生活也不好過。確實,他是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卻因為別人的期望、家庭的負擔,讓自己喘不過氣來。他好想好想去愛身邊的人,卻不懂好好表達,變成了一堆堆尖酸刻薄的責罵和嘲諷。
兄弟姊妹情如何,除了是否投緣,也看父母如何處理——如何讓擁有不同能力的子女得以發展,各自發光發亮,卻又不會把對方看成「人生最大假想敵」。
潛藏著的不解之結
在我們成長的年代,就算父母不比較,三姑六婆姨媽姑姐也會指指點點,不知不覺手足間就得了心病。
坦白說,我深感作為平庸哥哥面對學霸弟弟的苦,感覺無論如何努力,都會被人忘記了,極其量也不過是「某某的哥哥」。
縱然和弟弟都可以上同一間Band 1中學,我也特意逃避,選了另一間,就是為了不要做老師口中「某某的哥哥」。後來出來工作,慢慢發現自己雖然沒有「學霸基因」,但總算有「弟弟沒有」的優點,便努力發掘,一心要讓自己變得更好,要父母發現,另眼相看。說到底,還是在比較。
最後,工作上有點成就,給別人認同了,不再是誰的哥哥,別人懂得叫「我的名字」。可是,比較還是繼續,只是我選擇了和自己比較,想一直進步下去。那時候,雖然我想不起小時候的「屈辱」,可是潛意識中,我還是想努力去洗脫這個「罪名」!
終於,工作壓力太大,大到我看不見「自己的樣子」,而求助於「身心靈」出路,一心要尋回自己。在冥想回憶中、在家庭排列中,這些「被遺忘的時光」一次又一次的浮現,讓我正視這個不解之結。
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樣子
其實,到現在印象還是好模糊,我只記得一些零碎的畫面。記得第一次面對這些過去,我哭得死去活來,心碎了好幾次。之後再去探索,還是相同的畫面,不能更深一層去尋根,非常困惑。最後在家庭排列練習中確認,接受了這就是心結的根源,我選擇了擁抱這些妒忌、比較甚至憤怒,去尋回「自己的樣子」。
直至現在,我不敢說這個心結解開了。但至少我願意面對和處理當中的情緒,讓自己放過自己,也常常告誡自己作為人父最大的使命,就是姐弟和諧,放手讓他們各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尊重他們的選擇。
讓蘋果跟橙比較,到最後也是沒意思。父母作為「農夫」,只能好好挑水施肥,到最後作物能否又香又甜又大,還看天氣土壤。
後記:關於劇中立平安紙分配財產,讓我想到我們看有錢人很快樂,可是如何把資產傳承給下一代,對他們卻仍是個大難題。孩子能力各異,如果把生意物業和其他資產都平分,很容易因為經營不善而「富不過三代」。至於根據每人能力差異,分配適當的工具資源去發展,又會令一些人覺得不公平,厚此薄彼。知足者貧亦樂,如果能夠把「價值觀」和「能力」承傳,已經好幸福,死得眼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