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方法如何影響人際關係?甚麼因素可以改善孩子人緣?
孩子如何交友,是父母最關心的教養問題之一,因為我們都希望孩子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但怎樣才能做到?哈佛大學一個長達七十年的追蹤研究,找出了美滿的人際關係正是關鍵。不過,大家沒有發現,除非真的出現了嚴重的社交問題,例如欺凌,否則我們很少會去引導或教育孩子如何跟朋友相處?莫非交友都是「佛系」,「唔洗教,唔洗學,入到學校,緣份到了,自然會識到知心友」!?
學童交友及人際關係研究
事實當然沒這麼簡單啦。杜克大學的心理學家John Coie早於80年代,就做過相關研究,了解小朋友的社交世界。他訪問了超過500名學童,要他們從一張學生名單上提名:「你喜歡的同學?」和「你不喜歡的同學?」提名數量並無限制。
Dr. Coie發現「喜歡」和「不喜歡」是兩個獨立維度,一個人可以同時被人喜歡和憎惡,亦可以同時不被喜歡又不被憎惡。於是有些小朋友被提名多次,而有些孩子則恰恰相反,彷彿不存在。
Dr. Coie還用座標展示出小朋友的「社交位置」。縱軸表示「討人喜歡」這個變數,一名孩子被提名「喜歡」的次數越多,位置越高;而橫軸則表示「討人厭」這個變數,同一名孩子會因應「討人厭」的提名次數,靠左或右。
於是所有人都可以被分成五大分組:
左上是「被接納組」,這組孩子得到廣泛喜愛,同時極少人厭惡他們;
右上則是「爭議組」,大家要麼好喜歡他們,要麼好討厭他們;
左下是「被忽略組」,這組小朋友可以說是被無視的一群,沒有誰對他們有喜惡的情感。
右下則是「被拒絕組」,即係少人喜歡,多人憎惡;
這四組的人數共佔研究中兒童的60%,其餘的人則處於座標中間,喜歡和討厭他們的人不多也不少,即是「一般人」。
好人緣是先天因素?
有趣的事,Dr. Coie設計了一個跟進研究,他由不同學校招募了多名10歲兒童來參加遊戲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都互不相識,而他們在以往的社交圈子亦分別位於不同的社交位置,當中有「被接納者」亦有「被忽略者」等。
Dr. Coie發現即使是跟一班新相識的玩伴相處,只需三小時,原本「被接納組」的兒童就會再次得到認可,而「被拒絕組」亦再度成為不受喜愛的一群,換言之,大家都回到自己原本的社交位置。
Dr. Coie注意到相較於其他組別,「被接納組」跟「被拒絕組」同樣都會很早便開始說話。不過談話內容就大相逕庭。
「被接納組」談話是為了制定小組的規範,溫和地提醒他人遵守規則,提議新遊戲,以及提出能讓玩意更有趣新穎的想法。「被拒絕組」則主要是出言侮辱、威脅、戲弄和差遣同伴。
由於孩子到了新環境亦延續一向的行為舉止,於是在新同伴間亦同樣繼承了以往的受歡迎程度。換言之,在群體內,受不受歡迎,並非緣分使然,而是你的行為如何,你的人際關係便會如何。
那到底為何才幾歲的孩子,在社交場合的行為表現會有這麼大分別呢?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心理學及腦神經科學教授Mitch Prinstein梳理了多項相關心理學研究後,發現原來這跟小朋友怎樣理解世界有關,我們下集再講!
參考資料
- Prinstein, M. (2017). Popular : The power of likability in a status-obsessed world. New York: V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