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多衝突,父母點介入?
兄弟姊妹相處難免有衝突,有時更會責怪父母偏心!「哥哥打我呀!」「細佬撩我先架!」手足之間像是鬥氣冤家般很常見。伊利諾伊大學專門研究家庭關係的教授Dr. Laurie Kramer曾經研究過,3至7歲的手足平均每小時發生3.5次衝突,一個小時有六分一時間都在爭執,這個問題令不少家長頭痛,但亦有些家長認為:「細路仔鬧下交、爭下玩具好正常,無咩大不了啫?大個咗就自然唔會架啦!」你以為他們長大後就會相處得好?但這是否事實?
兄弟姊妹追蹤觀察
在1990年,Dr. Kramer與其他學者合作,做了一個長達十多年的期追蹤觀察,發現手足關係長年都一直保持在非常穩定的狀態,除非家中出現親人重病、父母離婚等大變,否則一般情況下,兄弟姐妹在小時候形成的相處基調會延續到長大成人之後。即是說,如果小時候習慣呼喝對方,長大後也不會心平氣和;但如果自小就相親相愛,長大了的相處氣氛亦傾向和諧友愛。
換言之,想仔女手足關係好,父母可以把握現在,幫助他們學會互相關愛,彼此合作。這些道理顯淺易明,但實際上怎樣實踐?兒童治療專家Dr. Lawrence J. Cohen提出的建議或者能啟發你。
父母如何處理衝突
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家長應否介入、何時介入、如何介入衝突。例如有父母習慣用權威去解決小朋友的衝突,大聲喝令孩子「收聲!即刻同我停手!」、「同細佬道歉!」,亦有家長會冷眼旁觀,「我唔知你地呀,自己搞掂佢」。其實,除了這兩種較極端的做法,Dr. Cohen認為爸爸媽媽還可以提供一半解決方案,並將另一半方案交給小朋友作主,鼓勵他們動動腦筋,自己想辦法解決衝突。例如爸爸媽媽可以對他們說:「你哋兩兄弟得一架玩具車,點樣先可以俾每個人都有得玩呢?」「弟弟好難過喎,你哋有咩辦法幫下佢呢?」
在此情況下,父母已經做好引導角色,提醒了小朋友要令每個人都有機會玩,要想辦法安慰弟弟,但實際上如何處理,就交給小朋友自己思考。或者最後他們想到的方法跟家長想建議的一樣,但手足間透過互相討論、自行達成協議,與直接遵從父母決定的解決方案,效果大有不同;前者會更為爭執的雙方所接受,他們會更願意妥協,慢慢學會真正的合作。
除此之外,父母都有其他更積極主動的做法,可以防患未然。Dr. Cohen有一個形象化的比喻,他認為,孩子對得到父母關愛的需要,就好像一個杯子,不斷需要父母為他注滿水。而手足之爭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競爭注水入杯的機會。當較大的孩子看到父母為弟妹餵奶、換片,會以為BB杯入面的水多到快滿溢,自己的杯子則所剩無幾,當他因做錯事受到責駡或懲罰,就更加覺得自己的杯空空如也。反之,年紀小的孩子又覺得父母一直為兄姐注水:例如讓他們晚睡、有更多零錢、自由與其他特權。於是,他們都想爭取機會想注滿自己的杯。
換言之,父母要解決孩子間的衝突,就要主動用關懷、愛和聆聽來注滿他們的杯子,有足夠份量,就可令他們不用你搶我奪。相反,若以懲罰對待那些只為爭奪父母關心的孩子,只會令他們覺得杯子更空空如也,認為父母偏心,繼而更加引發彼此的不滿和嫉妒,爭執反會變本加厲。
可能你會想:「哦,咁我確保佢地個杯有一樣份量嘅水就得啦?」千萬別以為事事公平就沒有問題,追求矯枉過正的「公平」,例如所有衣物、食物、玩具都一式一樣買兩份,這樣不單令父母筋疲力盡,孩子也會越加機警地偵察生活中有否不平等的事,一旦發現即觸發衝突。其實,只要當父母專心傾聽每個孩子的立場和感受,盡力滿足他們對父母關愛和照顧的需要,如此一來,即使玩具車只得一輛,沒有辦法令每個人的願望都實現,但是每個孩子都可以表達願望,及感到有人聆聽和重視自己,手足之間自然和平共處。
圖片來源: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參考資料
- Bronson, P., & Merryman, A. (2011). Nurture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New York: Twelve.
- Cohen, L. J. (2001). Playful parenting: a bold new way to nurture close connections, solve behavior problems, and encourage children’s confidenc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 Mcguire, S., Manke, B., Eftekhari, A., & Dunn, J. (2000).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Sibling Conflict During Middle Childhood: Issues and Sibling (Dis)similarity. Social Development, 9(2), 173-190. doi:10.1111/1467-9507.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