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讚孩子品格,培育善良有法
除了望子成龍,有很多父母都可能更期望孩子做一個有品德的善良人,那麼到底父母怎樣教育小朋友才有用?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小朋友去做義工幫助別人,你會如何稱讚他?大部分人可能會說「你做咗一件好事」,因為我們以為稱讚這些良好行為,讓小朋友明白幫人是好事,就可以令到他們持之以恆。
稱讚善良的實驗
不過,多倫多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Dr. Joan Grusec的研究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她做過一個實驗,讓一群七至八歲的小朋友,捐出自己手上一部分波子給貧窮的小朋友後,研究人員就他們的捐贈行為,隨機作出不同類型的評價。
對於其中一組小朋友,研究員的稱讚是針對他們的行為:「你送咗自己嘅波子俾嗰啲窮嘅小朋友,咁樣做好好呀。你做咗一件善良同埋幫到其他人嘅事。」對於另外那一組,研究員的表揚強調了他們行為背後的品格:「我覺得你係嗰種只要有能力,就願意幫助別人嘅小朋友。你係一個善良、樂於助人嘅人。」
猜猜看這兩種不同的回應會有何結果?兩個星期後,研究員帶了這群小朋友去醫院,再給機會他們與其他人分享,卻發現那些品格受讚揚的孩子,比起行為受稱讚的孩子慷慨得多:前者有45%願意分享,但後者就只有10%。
讚賞行為與讚賞品德
為何會有如此顯著的差別?原來當我們的品格受到稱讚時,會令我們將這種品格特質內化成自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促進我們思考「我係一個點樣嘅人?」「我想成為一個點樣嘅人?」等問題。Dr. Joan Grusec指出,當小朋友正在形成強烈自我認同的階段時,讚揚品格會帶來最好效果,最佳時機是8歲,但即使是不同年紀的小朋友,這種稱讚方式依然能夠促進他們的道德行為。
換言之,如果我們想孩子幫忙,鼓勵他「做個小幫手」,比起叫他「幫下手」的效果會好很多;相反,如果不想小朋友做錯事,叫他不要做個「壞人」,比起叫他別做「壞事」更有警惕作用。因為他會認為,一旦做了「壞人」,「不道德」的標記就深深烙印在自己身上,成為了自己身份一部份;而如果只是「做壞事」,對他們來說則相對小事,因為他們會將自己個人和行為分開來看,覺得自己即使做了壞行為,但依然是個好人。
如何糾正孩子的行為問題?
那麼萬一小朋友真的做了錯事,我們又應該用什麼方法糾正他?父母一般都會為孩子定下規條,例如「唔准郁手打人」,當小朋友做錯,父母會直斥其非說:「你唔應該打人」。
但除了純粹重申外在規條,不准小朋友做這個那個,父母更應該向他們解釋規矩所建基於的道德價值,例如「唔可以講大話」,是基於「誠實」這個美德,並且告訴孩子誠實為何那麼重要。
致力研究利他品格的學者Samuel Oliner和Pearl Oliner認為,父母這樣做,等於對孩子顯示尊重,相信他們只是因為未學會判斷是非,才會一時犯錯,同時深信他們有能力去學習、領悟同改善。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內化規條,於是沒那麼容易打破規條。
而當父母向孩子解釋為什麼某些行為是不對的時候,有一種解釋特別有用,就是對小朋友強調,他的不當行為如何影響到其他人,令他注意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會傷害到別人,培養他的同理心,他亦會因此而產生罪疚感。很多人都未必知道,同理心及罪疚感這兩種道德情感,能夠推動人糾正過去的錯誤,亦能激發人在未來做得更好。
如果你也想小朋友對世界滿懷善意,除了鼓勵他多做善事好事之外,更重要是用適當方法引導他們,才會令他們都衷心渴望自己成為一個良善的人。
圖片來源:Pexels
參考資料
- Grant, A. (2014, April 11). Opinion | Raising a Moral Child. Retrieved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 Grant, A. (2017). Originals: how non-conformists change the world. London: WH Allen, an imprint of Ebury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