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也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畢竟打理一頭家,每天都需要花很多時間照顧孩子、洗衣掃地、處理雜務,弄得又累又大壓力。見到有父母可以很優雅悠閒,大家不禁想問,那是裝出來的吧!還是他們有什麼秘訣!?
有學者告訴我們,父母其實也可以有更明智的選擇,生活得輕鬆一點。
▋減低痛苦指數,花錢買幸福!?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Elizabeth Dunn和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Michael Norton,把我們處於不愉快狀態的時間稱作「痛苦指數」,在這種狀態下,人們的緊張、抑鬱和憤怒感大於幸福感。他們認為,家務勞動這些日常瑣事,會嚴重降低我們的幸福感。
註:那些熱愛家務的人除外。(POPA某編輯剛好是其中一人!)
提升幸福感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花錢改善個人的痛苦指數—— #將我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外判給他人去做 ,例如修理馬桶,做家務,使用送貨服務等,就可以緩解壓力。用金錢交換對自己而言的幸福時間,例如:陪伴孩子、參加朋友聚會、學習新技能等。學者稱這個方法為購買時間(buy time)。
▋浪費時間也是一種奢侈
聽上去好像很容易理解,但實際上不多人會願意這樣做,因為我們很容易會覺得「自己做得到的事,花錢讓人做,很心疼」。但我們很少會反過來想,將時間花在痛苦的事情上,其實也是一種浪費。就好像,人們為了省一些小錢而犧牲大量時間,例如排很長的隊領取免費樣品,也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
因此,Norton認為:當人們不那麼在意金錢,而更在意時間時,他們就成了幸福專家。
▋做幸福的父母
要知道,不凡事親力親為,並不代表你懶或不負責任。相反,做父母的感到幸福快樂,才能夠將幸福快樂帶給小朋友。
▋五大消費原則
其實,Dunn和Norton一共列舉了五種消費原則,除了以上的購買時間(buy time),還有另外四個方法也可以教會我們把錢花得更值得,買到更多幸福感:
一. 購買體驗(Buy Experiences)
包括康奈爾大學在內的多項研究表明,購買體驗——例如旅行、聽音樂會、聚餐、看電影等比購買名牌手袋等物質,更能提升幸福感。
首先,因為物品帶來的滿足感會逐漸降低,而體驗卻在時間的流逝中變得更加積極。我們更可能回憶起過去的體驗,而不是過去買的東西。
其次,物質可以比較,但體驗就很難比較。當得知鄰居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後,並不會減少我們自己假期的快樂。但是,當鄰居拿著最新出的名牌手袋時,我們買了新手袋的喜悅可能會打一點折扣。
二. 當成一種享受(Make It a Treat)
Norton認為,當美好的事情唾手可得時,我們就不會覺得它是一種享受。
你可以回想,過去有沒有事物你會當作是對自己的獎勵,但現在已經變得習以為常?例如是吃自助餐或者買一件美美的衣服?
我們可以改變心態,將它視為完成一天工作的獎勵;又或者索性放棄這些東西幾天、幾個月,之後先再允許自己重新擁有,所產生的喜悅會大大提升。
三. 先付款,先消費(Pay Now, Consume Later)
相對於願望實現後的喜悅之情,人們從即將發生的事情中,能獲得更多的喜悅。例如我們在旅遊前幾周的興奮之情,比旅遊回來後幾周的興奮更加強烈。
因此,購買與實際消費之間的時間,讓我們有機會與朋友分享我們的期待和計畫,細細品味即將實現的體驗。
亦因為提前支付的關係,待我們可以好好享受產品和服務的那一刻,我們還會有種錯覺,將他們當成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四. 投資他人(Invest in others)
Norton等人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做了一個實驗研究,他們給願意參加實驗的行人一個信封,信封裡面有現金和一項指示。有一些人的指示是:「在今天下午5點之前,把這些錢全部花在自己身上。」另一些人的指示則是:「把這些錢全部花在別人身上。」
結果研究人員發現,有人為自己買了耳環和化妝品,有人為她的侄女買了一個玩具,也有一些人把錢給了流浪漢。重點是,那些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的人,比把錢花在自己身上的人感覺更加幸福。
原來,當我們給予時,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感覺會更正面,比如認為自己是一個充滿同情心、無私的人,認為他人值得我們的關心和幫助。與人分享還能促進積極的社會交往,讓我們感覺與他人的連結更深。
參考資料
- Dunn, E., & Norton, M. I. (2014). Happy money: The science of happier spending.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Paperbacks.
- Khazan, O. (2017, July 25). For a Happier Life, Spend Money to Save Time. Retrieved from The Atlantic.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