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潘啟祥副校長(45歲)
二十多年前,能夠繞過高考,只憑會考成績就入讀中大,更拿獎學金畢業,你猜這位人生勝利組,今日是政商名人?唔係律師都應該係會計師?統統都不是。畢業後,他選擇了做教師,走進新界一所band 5學校,執起教鞭,一教便是二十年。時日沒有磨滅他的棱角,談起香港教育,他仍然心中有氣:「如果叻嘅老師都去教晒最叻嘅學生,搵唔到工嘅老師走去教啲弱嘅學生,咁呢個社會係無得救。」
在卍慈中學當了副校長已十年有多,但潘啟祥不嚴肅,不學究,梳著年輕俐落的髮型。口說「弱嘅學生」,但在他心目中,學生本來就各有長短,他深信教育應是有教無類。在2006年學校面臨殺校危機時,他正好升任副校,索性破釜沉舟,向校董會提交計劃書,推動教學改革,就是希望利用「適異教學法」,讓學生可以發揮所長。
「我哋成日以為只要勤力啲,一日就有28小時,其實呢個係錯架。呢個係零和遊戲——當我用雙倍時間去練弱嘅科目,你叻嘅科目仲可唔可以有長遠空間發展呢?佢將來能夠在社會立足、有貢獻,唔係因為佢嘅缺點,而係強項。」
教育,本身唔係為咗令學生變學者,而係令學生不斷有進步。
他口中的「適異教學法」將課程分為三層,較基礎的是「核心」,深一點的有「延展」,之後是「挑戰」,讓學生因應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學習。「每一個細路仔喺每一科都有強弱,如果嗰科係佢最驚嘅,佢就唔好花佢人生嘅時間做到所謂嘅要求,而係做到個核心就夠;如果佢嗰科係資優,佢就唔好等老師教晒書就當識咗,而係要繼續挑戰自己。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的位置去進入課程。」培訓過上千名老師的他,談起理想時不慌不忙,理直而氣壯。
即使同一課的練習也有深有淺,任君選擇。那豈不是人人取易不取難?潘啟祥卻從不擔心,也許是出於師生間的一份心意相通。他訪問過一名成績優異的中三男同學:「你會唔會有時都想揀『核心』嚟做,等你可以快啲做完功課?」男孩堂堂回了兩個大字:「咁悶!」他認為,學生這個回應已說明一切,勝過他千言萬語。
「教育本身唔係為咗令學生變學者,而係令學生不斷有進步。當佢揀啱選擇,我哋相信佢嘅進步係最快。」驟耳聽來似有那麼一點離地,但事實卻為他佐證。卍慈中學的學校增值率在全港中學排名頭30%。增值率的計算,主要建基於學生入學前後的學習能力增長。
學生學業有所進步,固然是教育工作者的夙願。但潘啟祥更重視的,似乎是學生如何看待自己。「當你可以英文揀做『延展』,中文只做『核心』。學生只會覺得自己中文無英文咁好,而唔會覺得自己係個好渣嘅人。只要你覺得人生有得揀,你就唔會絕望。」
沒有一個學生睇低自己,除了歸功適異教學模式,也有賴融合教育的環境。學校有近半學生是SEN,也有資優生和一般學生,拒絕區隔,全部一起上課。
「融合會令弱的學生更無自信心嗎?」面對POPA提問,潘啟祥的回應依然拒絕轉彎抹角,批評一針見血。「過去幾十年就係分精英班同差班,都行咗幾十年,要成功就成功咗啦。將弱嘅放埋一班,呢個推枱嗰個又推櫈,因為佢哋無學習氛圍、無role model,佢覺得自己係俾學校遺棄嗰啲人。所以我哋無差班,我哋每一班都有role model,每一科都有role model。」
優生也受惠於融合教育。「喺融合教育嘅環境下,我哋先能夠訓練到社會上最精英的人,一方面佢能夠做好自己想做嘅嘢,又會關顧身邊嘅人;而唔係自私自利、睇低人。小朋友細細個接觸到唔同嘅人,並且可以包容、協助、互相合作同埋成長,對於社會人文價值好重要。」取捨過後,決定將有限資源都投放在此,「好過我放學搞個共融活動,大家拖住隻手喺度喊,你做咩啫?我哋唔做呢啲門面嘢囉。」坦率得令人替他捏一把冷汗。
今天來到第12年,昔日的革新已成為制度。學校目前已建立成熟的系統,中央教材儲存庫收藏了老師每年設計的分層教材,集眾人之智慧,供全校共享。
潘啟祥也知道同事的辛勞,走去探問他們的想法:「如果我俾你唔好咁辛苦準備咁多教材,淨係一份筆記咁教好唔好?」他轉述,這位已有三十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只擱下一句:「咁你去教啦!」臉上隱隱透露著一點點自豪。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