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誰不曾試過那種被時間洪水一直沖著向前,每天不知自己怎麼過,卻又一天一天的過的那種感覺?
Surviving but not living這種日子,我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那時候,我的工作時間很長,把時間都賣給別人。工作壓力很大,剩下的時間都沒有心情快樂的過。不快樂的時間分配給了女兒、老婆、父母、還有自己。對的,他們都需要我。可是,卻不是那個我。
那時候…
我很想陪伴老婆,但當我真的能伴著她時,我的疲累讓我總是集中不了,心不在焉。
我很想陪伴女兒,但當我真的能伴著她時,我的焦躁讓我總是充滿了戾氣,她一點小小的孩子氣,很容易就燃點起我的怒火。
我很想陪伴父母,但當我真的能伴著他們時,我會不期然想起未做好的工作,想快點回到工作枱上埋頭苦幹。
我很想陪伴自己,但當然真的能抽空伴著自己時,我會很內疚;時間用在自己身上,是多麼的浪費?
不如留給工作,完成後可以把時間分給家人。
不如留給家人,陪伴後就可以把時間留給工作。
自己一個時想著家人,
與家人一起時想著工作,
工作時又想著要獨處減壓。
就這樣,我甚麼都做得不好。
就這樣,我做甚麼都不享受。
就這樣,我的人生就被自己浪費了。
這種不活在當下的日子,我真的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直至有一天,我與死神擦身而過,我才發現生命沙漏的哲學——你只能數算有多少沙子已經過沙漏中間那窄窄的空間,流到下層;卻永遠無發知道沙漏的上層還剩下多少粒沙子。
那天過後,我老是想起爸爸在我兒時不時跟我說的話。
「工作時工作,遊戲時遊戲。」
小時候聽進耳蝸裡的,就只有下半句;長大後記著的,竟又只有上半句。
那天起,我開始慢慢調節自己的生活,漸漸享受著那活在當下的平靜感覺。我還是不知道沙子還剩多少,但至少意識到生命沙漏裡的沙子,是如何流過的。
圖片來源:Unsplash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