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着蝦米兄妹爭玩具、吵架,其實真的很心煩。家有兩孩的父母有同感嗎?
「唔俾玩呀,我砌緊㗎。」
「你唔可以霸晒啲積木㗎!我都有份玩㗎。」
「我玩先㗎。」
「我都可以玩㗎。」
處理投訴的媽媽
聽見這一輪罵戰展開,就知道投訴科要開工了。話音未落,陸續接到投訴:
「媽咪呀,哥哥唔俾我玩積木呀。」
「媽咪呀,妹妹用積木掟我呀。」
公説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可以怎麼介入這些每天上演一百幾十萬遍的混戰之中呢?
從前的我會嘗試苦口婆心的勸哥哥分些積木給妹妹,又或是哄一下妹妹玩其他玩具,但通常都不得要領,最後大多是損手爛腳離場,大家都成了大輸家。
最近,我發現新大陸。原來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平息事件。
源起一次在家宴客的經驗……
擺平仔女爭吵的魔法
那天,我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蝦米在客廳邊玩邊等客人到訪。他們基本上都各有各玩,但有經驗的爸媽都知道這時間不會長久。沒多久就聽到爭鬧的聲音,但我太忙了,耳朵自動過濾了他們的爭鬧聲,過了不久,赫然發現廚房外又回復平靜,甚至聽見笑得開懷的聲音。那時我來不及查過究竟,但一直好奇到底有甚麼魔法把這個父母一直懊惱的問題擺平?
孩子們的爭鬧實情是一種互動,他們有自己的方法去解難,從而學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於是之後一天,我高調地提醒蝦米兄妹我會在廚房忙着,請他們乖乖留在客廳玩玩具。實情我是躲在廚房「扮忙」,然後窺探孩子間的互動。果然不出我所料,沒多久便出現爭鬧聲音,又是在爭玩具。我按兵不動,等候着魔法小精靈出現。未幾,哥哥突然用我平常慣用的聲東擊西招數,叫妹妹看看另一個玩具被扔在窗台「半天吊」的怪模樣,然後兩兄妹捧腹大笑起來,彷彿忘記了上一秒還在爭玩具。
又一次,我「照辦煮碗」宣布我在忙,提醒他倆不要打攪我,然後躲進廚房等睇好戲。過了一陣子,爭鬧的戲碼又再上演,這次換妹妹氣哥哥打亂了她正在用心拼的拼圖。妹妹一度大哭,哥哥終以他的搞笑本領令妹妹破涕為笑,兩人又再重修舊好,快快樂樂齊拼圖。
原來我們一直太緊張,太早介入孩子的爭鬧當中。孩子們的爭鬧實情是一種互動,他們有自己的方法去解難,從而學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雖然他們才三四歲人仔,但是不要小窺他們的解難能力,有好幾次觀摩過哥哥逗妹妹笑的技倆,我也實在甘拜下風。孩子們有他們獨有的一套相處方式,我作為家長不是完全撒手不顧,只是提醒自己不要過早介入他們的互動當中就好了。現在,我更喜歡在他們自己和好後跟他們來一個賽後檢討,讓他們學到更多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