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家長問我「孩子沒什麼禮貌,叫父母做事也不會說一句『唔該』,可以怎樣做?」今日想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想有效令孩子由心而發地去做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自示範給他們看。然而,這個過程並不會一下子發生,因為「身教」尤如在孩子的內心播種,也需要等待種子發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身教
記得我的兒子 5 歲時,很多時比我早起床,每天當我起來見到他時,他都在自顧自的玩耍,或看電視。
有天我忽然留意到,他從來不會主動跟我說早晨。然後我想起,其實我們一家人也沒有說早晨的習慣。於是由那天開始,我每天起來都會主動跟兒子說聲早晨,還會加上一句「I Love You」,卻不會要求他跟我說。
起初他並沒有說什麼,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聽見。過了幾天,當我跟他說早晨時,他也會回說一句「早晨,爸爸,I Love You」。如是者過了一段時間。
有一天早上,我雖然醒了,卻想賴一下床。於是打算叫兒子幫我關上房門,當我叫他的時候,他走進來說了一句:「早晨,爸爸,I Love You。有什麼事?」
當然,這是個很美好的例子,但我並非想耀武揚威,所以也多給一個較「貼地」的例子。
批評孩子之前,想想大人也有犯錯的時候
我並非一個完美的爸爸,我也有自己的情緒、軟弱與不足。
每當我在狀態不好的時候,又碰巧遇上孩子的情緒來襲時,難免會有爆發的時候。冷靜過後,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陣陣的懊悔。
雖然孩子有令人抓狂的地方,但同時也可能是我對於某些事情太過執著,苦了孩子之餘,又累了自己。
在這些時候,我都會選擇跟孩子道歉。我會跟兒子說為什麼我會有之前的行為,和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然後我又會問他剛才有什麼感覺,如果因為我的行為令他感到害怕或以為我不再愛他,我會再次跟他道歉,並討論一下可以如何改善。
到我肯定他已明白我的意思及接受了我的道歉後,才會再引導他去思考自己有沒有同樣可以改善的地方。慢慢地,我跟兒子也習慣了這種「檢討會」。到了現在,有時會是我先道歉,有時則是他。
批評的說話足以摧毀一個人
我們很容易會留意到孩子「需要改善」的地方,因為我們都是這樣被上一代帶大的。
「你這樣太沒禮貌了」「你太懶散了」「你可以專心點嗎?」「你到底有沒有盡到力啊?」我們都太習慣「批評」別人,以為要指出問題所在,他們才會知道。我們都以為這是為了他們好。可是,孩子聽到的,卻是一句又一句的否定,而且一日比一日植根心中。批評建立不到一個人的品格,卻可以摧毁一個人向上的動力。
孩子一定會有不足的地方,因為他們還未成長。同樣地,孩子也一定有好的一面,尤其通過親身示範,孩子模仿了我們的行為時,便可以好好捕捉孩子那一刻的好並加以讚賞。
大家可以用這個方法:
- 明確說出孩子的良好行為;
- 說出行為後的品格;
- 說出你的美好感受。
例如當你請求孩子幫你做一些事後,你可以示範如何道謝。當有一天,孩子學著你道謝時。便可跟他說:
「你剛剛跟媽媽道謝時的『語氣很誠懇』(1),你真是個『有禮貌』(2) 的孩子,媽媽聽到『心裡很歡喜』(3)。」
其實「批評」與「讚賞」的原理都是一樣,就是通過反覆的傳遞訊息,讓孩子「相信」訊息的真確性。
批評會令孩子在不自覺中認為自己擁有種種負面特質,讚賞則會加深孩子相信自己擁有正面品格。兩者同樣都是在「播種」,那你會選擇播哪一顆種子呢?
圖片來源:Pexels
🔹POPA家長支援服務🔹
我們的團隊來自不同界別,分享共同理念:關顧孩子成長,陪伴家長同行,期望以自身專業,為家長及孩子提供適切支援,包括教養諮詢|家庭治療|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個人輔導|伴侶/婚姻輔導等,如你也希望有人同行,聆聽你現在的困難,可按這裡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