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成日都話要聆聽孩子,但點先做到真正嘅聆聽?秘密原來就藏喺聆聽嘅英文度:Listen。同樣嘅英文字母,可以拆成另一個字……
聆聽不止要Listen,還要學懂Silent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Listen跟Silent,即沉默的英文字是一樣的。很多時和孩子溝通,我們總是按捺不住,有回話的衝動;我們也會以為溝通就是語帶關切地關心孩子,問這問那,偏偏孩子的回應卻是把門關上,不欲多說。
其實聆聽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就是適時閉嘴,安靜下來。
沉默反帶來更有收穫的溝通
你或會疑惑,如果孩子不說,我又不說話,那豈非大家沒有溝通,如像冷戰?其實不然。美國記者Kate Murphy有豐富的採訪經驗,擅於和受訪者做深入訪談,她回想過去一些有趣和珍貴的對話,往往不是因為她問了如何精準的提問,而是閉上了嘴巴。因為當我們在適當時候閉嘴,反而能夠給予對方空間和時間,去整理思緒,收獲更多。
不要害怕沉默
沉默,其實是非常有用的溝通工具。
我們既可以在溝通時自己靜默,也不用害怕對方沉默。當然,我們都知道那並不容易。因為一般人都會對沉默感到不自在,如坐針氈,於是想急著說些什麼。下次不妨提醒自己,孩子只是需要停下來思考或喘息,整理情緒。別小看一起沉默,陪著對方的力量。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