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一次閱讀講座中,提到孩子的認知及語言發展過程時,一位家長問了一個十分深刻的問題。他提到自己藉著圖書教女兒:「那是牛。」下次再指著那圖畫時,女兒真的也可以說出「牛」這個字,那她不就是學到牛了嗎?
真的是這樣嗎?她學到牛的甚麼?
我們經常以為我們已經認識了,所以早就不再停下來仔細察看它。
身為成人的我們,面對面前的一棵樹,可能可以說出「那是橡樹」、「那是松樹」,也知道它的一些特性,可是這代表我們真正認識面前的這棵樹嗎?我們經常以為我們已經認識了,所以早就不再停下來仔細察看它。
同樣,每當我們遇到一些人和事,很容易就會根據過往經驗、知識、故事,甚至判斷 (judgement),而生出偏見。就好像我們平日在街上看見小朋友扭計賴在地上哭,第一個念頭自然是「家長平日一定太縱容」、「孩子沒家教」,但我們根本不認識此刻面前這位孩子。
小朋友呢?回想或觀察一下0至2歲的小朋友會怎樣探索物件?他們會專注重覆地摸、拍、敲、拋、扔、放入口等等,總之能用的方法他們都試了,卻懶理耳邊傳來「這是藍色」或「那是正方形」的聲音。
孩子是當下的,早於獲得語言前,他們已經懂得真真正正地去了解在他面前的東西。成人忙著在旁喋喋不休,卻不為意是我們常被已有的語言及思考模式框住了。
身為成人的我最近才發現,我需要回到孩子那樣的狀態。
記得在Joseph Cornell 的情意自然教育講座中他介紹的一個遊戲,叫做「認識樹木」,指導我們好好運用所有感官去認識面前的一棵樹。摸它、環抱它、聞它,感受它給自己的感覺,重新與大自然連結。
若我們能經常提醒自己,其實我並不真正認識眼前的一事一物,我們更能在每一個當下好好重新去看。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