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不能像我這樣教。像我這樣教的話,孩子會中途停學、患上抑鬱症,還可能會離家出走或是陷入自殺危機。」
——分享教養故事的父母不少,但像這位媽媽般,能夠將自己的慘痛經歷全然攤在陽光下的,恐怕不多。畢竟面對自己的過錯與失敗,需要無比的勇氣。
她叫李柳南。她寫下了這本震撼一時的《媽媽的悔過書》,給予天下父母誠懇的告誡:「不要成為像我一樣的媽媽」。
《媽媽的悔過書》:我兩個孩子休學了
李柳南是韓國首爾明新小學校長,是受到眾多家長追捧的名師。她有一對優秀的兒女,兒子是學生會幹事,成績排名全校前三,有十足的把握考上名牌大學,女兒就讀江南某知名女校。一對兒女前途一片光明,是她最自豪的事。
某一天,高三的兒子告訴她:「媽,我不想上學了。」沒多久,女兒也「效法」哥哥。
在接連的打擊下,李柳南三次昏倒被送往急診室、接連發生車禍,其中有兩次還動了大手術。但孩子一點感覺也沒有,他們每天做的事就是吃、睡、打機,最後家門也不出,房間不讓陽光照入,變成真正的「隱青」。
某一天,身高一米八的兒子把李柳南逼到牆角,朝她喊:「我為什麼會這樣你不知道嗎?都是因為你!你想想過去是怎麼對我,怎麼對妹妹的?」
又有一天,提早下班的李柳南看到女兒在家裏嚎哭,頭髮剃光,雙手滿是鮮血,一個念頭在李柳南的腦海中升起:「這樣下去我的孩子要是死了怎麼辦?萬一自殺的話怎麼辦?」
李柳南開始思索:「我到底從何時開始,做錯了什麼?」
到底哪裏出了錯?
最後她發現,她一心把兩個孩子培養成「炫耀品」,卻沒意識到自己犯了幾個很嚴重的錯。
1. 貶低自己的兒女,稱讚別人的孩子
李柳南對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的孩子至少要比我優秀,要比我教的學生中最優秀的還要更優秀。」她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但同時也覺得「我的孩子有這種程度是理所當然的」。
即使孩子拿到全校第一名,她也會用「語文是進步了,可數學怎麼退步了?」這樣的話來挫孩子的銳氣。如果其他人稱讚孩子,她會說「哪有這回事」,然後再舉出一些孩子的不足反駁。
雖然不稱讚自己的孩子,但李柳南卻很會稱讚別人家的孩子:「聽說XX這次每科都拿滿分,YY家的孩子真懂禮貌。」李柳南以為這樣做孩子們就會變得更好、更謙虛,卻不知道這樣的話是在殘忍地踐踏孩子的自信,斬斷孩子學習的動機。
2. 不給孩子選擇權
在李柳南家裡,無論大事小事都由她做決定。李柳南會排滿孩子的行程,然而要學那麼多東西,她卻從未問過孩子們的想法,她覺得需要的事,才不管他們想什麼,只要照做就好。
李柳南反思說,幫助孩子學習的補習並不壞,但是沒有選擇的補習就是壞的,勉強孩子做不想做的事,花掉的不只是錢和時間,她和孩子的關係也被消磨掉了。
3. 以情緒勒索換取孩子聽話
只要孩子們的表現不符合李柳南的預期,她就會嘮叨孩子:「你們知道補習班有多貴嗎?爸爸媽媽賺錢幫你們繳昂貴的費用,你們要知道感恩,然後認真上課。我平時讓你們幫忙做家務了嗎?你們要做的事除了唸書還有什麼嗎?還不趕快給我好好寫作業……」
李柳南說,她每天都像三餐一樣說著固定的話,卻一次也沒想過「我的孩子會有什麼感覺」,反而一直覺得「像我這樣的媽媽到哪裏找?能遇到像我這樣認真上班,準時下班專心顧家的媽媽,是我的孩子得到了上天的祝福。」
4. 成為仇人的對話
李柳南回憶,孩子們小時候只要犯了錯誤,她就會冷漠地責罵他們:「你這笨蛋!」「為什麼你比不上你的哥哥?」「我的臉都被你們丟盡了。」
——這些話將父母和孩子從「親人」變成了「仇人」,聽着這些話長大的孩子會想着怎麼報復父母。李柳南的兒子和女兒知道她最重視的就是他們的學業,因此他們選擇以「不去學校」的報復方式來讓她生氣和心痛。
5. 不是父母,而是監視者
在孩子們小的時候,李柳南最常對他們說的話是「作業做了嗎?日記寫了嗎?去補習班了嗎?考試考得好嗎?」這類確認、催促、指示、控制的話語。
她從不曾好好看着孩子,和他們說話,問問他們:「今天過得怎麼樣?感覺好不好?想要做什麼?」直到看到女兒做出自殘舉動時,那衝擊的畫面才讓她第一次有了「我的孩子一直以來是多麼辛苦啊」的想法,覺得「原來我不是父母,而是管理者、監視者和統治者。」
育兒的木桶效應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上,父母通常關注的是如何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多、更好。但正如決定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的,不是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關注那些平時忽略的、做得不夠的方面,及時彌補錯誤,可能更重要。
最後,很想分享她告誡其他父母的一段話,特別令人深思:「直到孩子休學在家,打著遊戲慢慢變成廢人,我才意識到孩子們好好去上學、乖乖聽話時,是多麼值得稱讚、多麼偉大如同奇蹟一般的事。植物人長年臥病在床,某天手指突然會動了,我們會把這樣的事視為奇蹟。那麼為何每天能好好活動、好好吃飯、好好玩,並且乖乖上學不算奇蹟呢?非得要愚蠢地認為到了瀕死的地步再甦醒,才算奇蹟?」
仔細想想,也許我們就能回歸初心:見到孩子健康快樂、好好生活,當父母的就心滿意足。
作者:李柳南
譯者:黃薇之
出版社: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