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動畫電影《魔雪奇緣》中,最激動人心的場景莫過於Elsa高唱Let it go,化身冰雪女王,肆意揮灑魔法那一幕。每次看到這裡,我都熱淚盈眶,既感動,又悲傷,為Elsa,也為自己。
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個Elsa
Elsa的魔法能夠創造出美麗的冰雪,但也隱藏着巨大的危險。Elsa恐懼體內魔法的力量,她害怕傷害到所愛的人。這恐懼成了封鎖她的桎梏,使得她離群索居,不敢與任何人接觸。
作為普通人,我們沒有Elsa那麼強大耀眼的魔法,可我們每個人又何嘗沒有想要極力隱藏的某一部分自我:那是被大眾視為缺陷的「怪癖」,或被認為不好的「壞脾氣」,又或是不符合社會標準的性格特質……
Elsa沒法真正封鎖她的魔法,因為這魔法是她的一部分,是她與生俱來的東西。我們也一樣,一直被我們壓抑的那部分自我始終在心中湧動,想要掙脫束縛衝出來,想要自由。
因此,當Elsa終於衝破束縛,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冰雪王國那一刻,我們為之歡欣落淚,心中鬱結多時的情緒彷彿也隨着她的魔法一起被釋放了出來。
我們為Elsa終於能夠做自己而感動,她再也不用顧慮別人的眼光,不用再在驚惶中度日。可是我們也為Elsa悲傷,因為換取這自由的代價是巨大的,就像她一直恐懼的那樣,她的魔法冰封了整個王國,她成了別人眼中的怪物,她逃出了緊閉的城堡,逃不出心中的孤獨和恐懼。她仍然是一個人。
這也是我們沒有勇氣做自己的原因。
與眾不同的一面——要藏起它還是展現出來也沒關係?
時間回到Elsa的童年。那時Elsa的魔力已經開始顯現,她的魔法給她和Anna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在一次玩耍中,Elsa無意中用魔法傷害到了Anna,這本是無心之失,Elsa的父母卻如臨大敵,他們恐懼Elsa展現出來的力量,他們擔心這魔力越來越強,不受控制。他們警告Elsa:「這次幸好只是傷到Anna的頭,如果傷到心臟就可能沒救了。」他們告訴Elsa,要隱藏好自己的魔法:「不要想它。」「别去施展它。」
——多麼熟悉的話語!像極了我們的父母常常在耳邊跟我們說的那些話:
「要乖!」
「要聽話!」
「不能跟別人不一樣!」
父母的擔憂和焦慮可以理解。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平平順順的一生,他們不希望孩子有出格的行為,他們害怕孩子受到別人非議,他們擔心孩子的與眾不同會讓人生變得艱難。可是,獨特就一定是錯誤嗎?
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晚年寫了一部回憶童年的自傳體小說《愛哭鬼小隼》。這本書裡的第一個故事講述的就是他童年因為愛哭而常常被嘲笑的事。
在當時的日本,男孩子哭是件丟臉的事,小隼因此很自卑。他常常想:「為什麼偏偏只有我這麼愛哭?」可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有一次,小隼又忍不住哭了,媽媽輕輕地安慰他:「小隼,真正悲傷的時候,男孩子也可以哭的呀!」河合隼雄回憶道,那是他第一次從別人口中聽到「男孩子也可以哭的呀」這樣的話。此後,他再也不討厭自己是個愛哭鬼了,當同學再嘲笑他愛哭時,他甚至能夠反擊說:「哭了又有什麼?真正悲傷的時候,男孩子也可以哭的。反倒是哭的孩子更了不起呢!」
是啊,哭又有什麼?小隼敏感愛哭的性格到老也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他對自己的性格特質的認知和感受,他的人生因此而不同。正是細膩敏感的性格特質幫助小隼日後成了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文學家呢!
提供「夠好」的環境才是關鍵
你也許會質疑,Elsa的魔法具有攻擊性,不能與「敏感愛哭」相提並論吧。
關於攻擊性,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兼精神分析學家Donald Winnicott如此比喻:「誰能說出火在本質上是建設性的,還是破壞性的?」
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攻擊性,但攻擊性的性質隨着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在夠好的環境中,攻擊性被視為好的,亦被允許表達,並在一次次的表達中慢慢以一種被社會認可的、既不侵犯別人又能捍衛自己的邊界的方式呈現,最終成為活力與動力的象徵。而在不夠好的環境中,攻擊性被認為是壞的,不被允許表達,但受到壓抑的攻擊性並不會因此消失,它可能轉向自身,導致內疚與抑鬱情緒,還可能向外爆發,變成暴力與破壞性。
假設一下,如果Elsa的父母將她的魔法視為天賦、禮物,他們可能會給Elsa專門設置一個「魔法訓練基地」,讓她能夠在其中試驗自己的能力;他們可能會帶着Elsa尋訪魔法老師,請他們教她如何自如地控制魔法。當Elsa施展她的魔法時,哪怕偶爾造成破壞,他們也會帶着欣賞的心情去回應,他們不會報復和懲罰她。當他們給予了Elsa足夠的接納和肯定,Elsa就會認為自己的魔法是「美好的,我的能量不會傷害到別人,我施展自己的能量也不會被別人傷害,為世人所不容」,她不會再害怕挫折,她能夠從錯誤中學習,她的魔力會以積極正向的方式展開。
然而,在影片中,Elsa的父母將她的魔法視為詛咒、缺陷,他們想盡辦法阻止她,控制她,他們不斷給Elsa製造恐懼,讓Elsa認定 「我的魔法是壞的,不受歡迎的,我一施展魔法,我就會傷害所愛的人,而我也會被傷害。」她努力壓抑自己的魔法,不去感受它,不去想它,最終反而造成了魔法的失控,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這就是夠好環境與不夠好環境的區別。
出自真愛的行動,可以融化冰凍的心
我們不知道,如果當初Elsa的父母接納了她的魔法,故事的情節會如何展開。但我們都知道,影片的最後,是Anna真愛的行動融化了凍住自己的堅冰,也讓Elsa不再只能以破壞性的方式施展魔法,溫暖美好的夏日重新回到了王國,Elsa和Anna又能緊緊相擁在一起。
每一個孩子都跟Elsa一樣,有着自己獨特的生命密碼,沒有人完全「正常」,沒有人完全符合「標準」。如果我們懼怕孩子的獨特,硬要改變孩子本來的樣子,也許我們會得到一個「懂事正常」的孩子,但在「懂事正常」的面具之下,是孩子被扼殺的個性和生命活力。孩子會變得如同Winnicott所說:「如果一個人只能夠神經正常,那真的太可憐了!」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有一個人能夠像Anna那樣了解自己的一切依然愛自己的人。那樣的真愛是一個人信心和勇氣的來源,那樣的真愛可以融化冰凍的心,將嚴冬變成夏日。被那樣愛着的孩子不會「變壞」!
如果你有孩子,你會給予你的孩子這樣的真愛嗎?
如果你就是那個孩子,那就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給自己一個愛的擁抱吧!
資料來源
- Winnicott, D. W. (1975). 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Harmondsworth): Penguin.
🖼️:電影劇照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