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位家長好友和我分享她的煩惱。
「我女女做甚麼都好慢,像蝸牛一樣,甚麼都慢慢嘆。催極都一樣,怎麼辦?」
「因為我自己都是一個慢的人,由細被媽咪話到大,我覺得自己好差,係一個拖累,好討厭這個感覺。所以我很不希望女女步我後塵,成日被人話。」
「還有這個世界是不會圍住你一個人轉的,女女都要適應這個世界。」
我十分感受到她的痛苦及擔心,同時我也很好奇,為何一位慢條斯理的媽媽,竟也不能接受女兒的「慢」,於是我們有了以下對話:
我:「你小時候經常被人話,當時你有甚麼感受?」
朋友:「我覺得好委屈㗎,因為我催自己都不會快。其實我好享受慢慢細心地做每件事的時候,但當你一直被人話,就會慢慢覺得『慢』是很差勁的,漸漸連自己都好討厭自己。」
快與慢條斯理的拉扯
我:「當你能夠慢慢細心做一件事時,你的感覺又是怎樣的?」
朋友:「我可以好專注,好忘我投入咁去做。我好喜歡留意小細節,慢慢做我先可以做得仔細,我會好滿足。」
我:「所以當你嘗試追趕大家認為『標準』的速度去做事時,你又感覺怎樣?」
朋友:「我個腦會好似成日打緊交咁,一慢下來投入就要叫自己快啲、快啲。但快了我又感覺不好,所以變成好煩躁,事情又做不好。」
我:「如果由細到大都能讓你慢慢做每件事時,你又會覺得怎樣?」
朋友:「我諗我會好舒服。其實就算我慢,好多事我最後都能做好,過程中又會開心好多,不會那麼痛苦…只是…」
「只是?」
「只是這個世界又怎會容許我慢呢?」
無論怎樣,世上總有能接納你的人
原來最令朋友憂心的不是快慢,而是她認為慢是不為世界所容許的。她覺得自己的慢不被接納,於是擔心女兒也一樣經驗到這種不被接納,於是這擔心催促著她催促女兒。
我:「那從小到大,你有遇到能接受你的人嗎?」
朋友:「當然都有,我的好朋友、我的丈夫。」
我:「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你能相信女兒也能遇到會接納她步伐的人嗎?」
朋友一聽,如釋重負,不再因為女兒慢而擔心了,反而明白了她為何自小都經常責備自己。現在,她希望女兒能夠做自己,因為那樣長大,她才不用浪費那麼多精力時間去面對拉扯的痛苦。
我十分欣賞媽媽的勇氣,我見證著她如何走過這段路。
她學習給予時間,容許女兒以自己的步伐完成她想做的事情,例如她的女兒也是我的學生,她曾試過有幾天差不多到放學時才來到上課。我問朋友:「交了那麼多學費,而且你也希望她上堂學習,你是如何做到不催趕呢?」她說道:「學費就是包括學習人生課堂呀!她早上不願出門,幾次後她便知道如果她很想返學玩,太遲便玩不到了。所以我現在也不用再催促,我覺得值了。」
也曾有一次,她女兒放學後經過公園很想玩,媽媽告訴她真的要回家煮飯了,她也不肯離開。最後媽媽坐在一旁等她,等了45分鐘。那晚因為不夠時間煮餸,他們一家只吃了白飯。女兒從因果學會了如何調節自己的需要,自此也願意配合。
學懂調節步伐同時回應自己的需要
最近,我問起她8歲女兒的近況。
媽媽分享,她發現一直給予女兒時間,幫助了她更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及感受,女兒掌握了如何因應不同的情況而調節自己的步伐。
他們一家透過不斷磨合,掌握了如何互相溝通,不用大罵或催促,也能協調適應彼此的需要。例如女兒以前會不想離開手頭上的事去吃飯,原來是因為她太怕吃完後,便不能再繼續她想做的事。當她感受到父母願意聆聽接納,反而開始主動告知父母自己的想法跟需要,再一起溝通,找到滿意的解決方法呢!
每個人生來各有獨特的特質或性格,如大家都能嘗試接納及包容他人,讓人活出自己而不是盲從這個世界的「標準」,那麼我們是否能更和諧地表達心中所想,建立更和諧的家庭及親子關係?孩子也不用再為自我責備的聲音而感到痛苦呢!
分享來自Magda Gerber 的引言:
Wish from a baby:
Let me grow, just like me
Please let me grow as I be
And try to understand why I want to grow like me
Not like my mother wants me to be
Not like my father hopes I’ll be
Or like my teacher thinks I should be
Please understand and help me grow
Just like me!
大意就是
//幼兒的希望——
請讓我長成我自己
並嘗試理解我為什麼想長成自己那樣
不是像媽媽期望的那樣
不是像爸爸希望的那樣
更不是像老師認為我應該成為的模樣
請明白並幫助我成長
長成像我自己那樣//
※感謝文中的媽媽同意讓我們分享她的經歷
※文末的中文翻譯原文來自Barbara的老師,我們再稍作修改了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