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應該是很多家長都有的疑問,「明明是同一條腸出」,連教養方式都一樣,但有些家庭的兄弟姊妹可以一個乖一個曳。難道真是有些孩子特別惡教同惡搞?
在此,我先分享一個真實個案。
阿娟與丈夫育有一子一女,這一個「好」字卻只得一半是好 – 長子自幼就很反叛,無心向學,事事與父母對著幹,反而幼女乖巧勤力,善解人意,令父母欣慰不少,連親朋戚友都十分喜愛她。帶著幼女出席親戚朋友的聚會使父母滿有面子,阿娟會向女兒說「你哥不爭氣,總令我們在親戚朋友面前丟架,好在有你」。父母親朋的讚許似乎亦給了幼女更多動力做好。
女兒是那麼聽話,對長輩的說話事事上心;反之,長子則是一言九「頂」,我行我素,使這阿娟夫婦深感懊惱。
誰料情況在幼女升中考上名校後起了變化。雖然女兒非常努力想融入新同學的圈子,卻不怎麼受出身精英家庭的朋輩歡迎,女兒很著緊老師和同學對她的評價和態度,竭力迎合他人的心意,終日憂心忡忡,患得患失,竟為此變得意志消沉,甚至逃避上學,從此一蹶不振,甚至患上抑鬱。反而長大了的兒子卻變得生性起來,與父母的關係亦有改善。阿娟疑惑了 – 到底兩個孩子發生了甚麼事?
是乖是曳,可能由父母的焦慮而起?
從我們家庭治療師的角度看,這可是有跡可尋的。
阿娟與丈夫這對中產父母對身為長子嫡孫的兒子有很高期望,特別丈夫本身也是家中長子,認為大仔必須出人頭地,豎立好的榜樣,凡事都對他要求甚高,務求兒子在人家眼中有得體的行為。兒子從小就深感煩厭、吃不消,本能地作出種種反叛行為與父母對抗。
妹妹身處在這情緒激盪的環境,眼看著哥哥的「不生性」使父母那麼失望與煩躁,不期然聚焦於父母的反應,希望父母不用那麼煩憂,自然地走進了「聽話乖巧」的角色,凡事以取悅父母為先。使父母滿意和心情平穩,對她來說可謂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女兒生性,父母自然倍感安慰,女兒更為積極討好父母,人前人後規行距步,勤力讀書,卻不自覺自幼埋下將自己的價值建基於別人認同的種子。
女兒踏進青春期,渴望得到認同的對象由父母轉移至朋輩;然而,名校朋輩間激烈的比拼和競爭,高人輩出,—山還有一高,昔日的光環瞬間消逝,女兒得不到稱許和讚賞,驟然覺得自己被比下去,一下子無法適應,覺得自己一文不值,迷失自我,更自暴自棄,無法走出死胡同。
從博域理論去看,我們稱之為家庭投射歷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
「叛逆」和「乖巧」不是他們的本性,而是舒緩家庭焦慮的一個自然反應
在這個個案中,長子的「叛逆」及幼女的「乖巧」都是他們應對父母焦慮的自然反應。只是連他們都不自覺,走進了這些性格角色中。當壓力或焦慮愈大,這些「叛逆」或「乖巧」的行為亦會愈變本加厲,所以「叛逆」或「乖巧」等行為往往並不是孩子真正的本性。當焦慮減退或轉移,他們的行為性格也隨之改變。
之前在其他文章提過人際關係中「此消彼長」的互動模式。當家庭關係愈緊張,焦慮愈強烈,家人不由自主地受對方的影響會愈大。如哥哥脾氣火爆,妹妹會愈發畏縮溫純;哥哥躲懶貪吃,妹妹會愈勤奮節制。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行為的差異很大,一個像天使,另外一個仿如魔鬼,這其實是反映著家庭的高度緊張和焦慮,而孩子正是擔著重擔呢!
父母的反思:由自己開始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阿娟與丈夫兩個孩子還在年幼階段,他們應該怎樣做?
我會建議他們先審視自己對孩子性格與行為的反應及情緒從何而來。當兒子表現強差人意,為何自己會如此失望?當女兒做到我的期望,為何我會這樣欣喜?這種失望和欣喜合乎比例嗎?我熱切希望他們事事達到我的期望,是因為有感於自己在成長期間不夠機會/努力,所以希望子女重新活出自己認為最好,但自己卻活不出來的人生?是自己也受原生家庭壓力影響而不自覺,想將自己父母的期望和焦慮過戶給孩子?是因為我怕子女不成材,就被會其他子女成績卓越的朋友人看不起?他們活出我自己定義為最好,但不一定適合他們性格和能力的人生,對我來說真的這樣重要嗎?
子女的確是我們的一面鏡,只有鼓起勇氣並坦誠地正視它,處理好自己的期望與焦慮,我們才能盡量「不帶雜質」地與子女相處,做願意和努力成長的父母,兒女們才可不必揹著太多父母的包袱,活出自己的人生。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