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我成長的年代,女孩們人人手拿著Barbie公仔玩換衫遊戲,男孩們就喜歡拿四驅車與朋友仔到處比拼,但那時我父母覺得玩耍沒有用,讀書比較實際,所以我幾乎沒有玩過,有時間我就自己躲在一旁看書。
到我讀大學,出言語治療實習時經常需要和孩子們玩耍,在遊戲中激發他們說話。於是我開始買各式各樣的玩具,由BB玩具到假想遊戲到康樂棋,先自己玩得不亦樂乎,再在治療堂上與孩子大玩特玩。我的治療師同學們都笑說:想不到你「餓」玩具餓了這麼多年,現在終於「攞正牌」玩喇。
玩耍的意義:社交與手眼協調
那麼,到底玩耍有沒有意義呢?單純以一般人身份來說,如果你要我回想,雖然我小時候比別人多機會看書,但沒有「玩耍」的童年還是對我有點長遠影響的。
首先,我覺得自小少了許多與其他孩子相處的社交機會,這可能使我很多年都十分怕生、害羞,需要鼓起勇氣才能與人對話(當然現在因為工作關係不停治療自己,已經不怕了)。第二,也許是從小缺乏砌拼圖、玩Lego這類訓練,我覺得自己的手眼協調一直不是很好,現在有時候砌拼圖笨手笨腳起上來,還要向我身邊視覺能力超卓的星兒求救呢。
言語治療師角度:玩耍背後隱藏的高深學問
到我大學時期讀言語治療,研究各種理論,我才發現原來學術界一早已肯定了玩耍的意義:孩子的遊戲行為能幫助他們求新求知,發揮想像力,甚至鍛鍊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因此,遊戲對孩子的 認知和語言溝通發展實際上非常重要。
其中一項孩子透過玩耍慢慢學習得到的技能,稱為「象徵思考能力」,聽起來很複雜,其實很好懂,就是孩子開始明白可以用一樣物件去象徵另一樣物件。
你的孩子試過餵BB公仔飲奶沒有?當孩子這樣做時,原來代表他的小小腦袋已能明白BB公仔象徵真實BB,玩具奶樽象徵真實奶樽!如果孩子缺乏這種認知,他們可能只會隨意拿著玩具奶樽敲打,或者探索式地把奶樽搖來搖去,聽著液體撞擊的聲音。
那麼,這種「象徵思考能力」與語言發展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可大了!因為說話本質上只是一堆發音,而我們共同選用特定聲音象徵意思,就成了語言。
例如,我們廣東話中用 /ce1/(車) 這個聲音來象徵「有輪子、在陸上行走的交通工具」。
只有先掌握這種「象徵思考能力」,孩子才懂得把/ce1/(車)這個音和「有輪子、在陸上行走的交通工具」連繫起來,成為他腦袋中一個有意思的詞彙,就如他們將BB公仔與真BB連繫起來一樣。相反,如果孩子缺乏這種連繫,語言對他們而言可能只是一堆不明所以的發音,不能理解,更遑論能用語言來表達。
一邊玩,認知和語言一邊level up
讀到這裡,聰明的家長應該開始發現,原來要小小孩開始學會說話,其中一個大關鍵竟然在於「象徵思考能力」!
那怎樣訓練孩子掌握這種基礎認知能力呢?玩耍(特別是假想遊戲),就是一個絕佳情境讓他們慢慢學習和升level。而家長可以做的,就是在孩子的不同階段為他們預備適當的遊戲機會,最好陪伴他們一起玩,多示範怎樣玩,多描述遊戲的過程,讓遊戲直接成為激發認知和語言發展的營養奶粉。
以不同年齡為例
如果你的孩子到一歲多,他們就可以開始嘗試玩「假想遊戲」了。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例如用動作和聲音扮瞓覺、扮食mum mum,甚至加入公仔做道具,與孩子一起扮餵動物、幫BB公仔沖涼等,讓孩子開始建立「象徵思考能力」。在遊戲過程中,家長也可以開始鼓勵孩子講些單字、短語,例如「食」、「瞓覺」、「洗白白」。
如果你的孩子到兩歲至三歲,那麼他們的「假想遊戲」應該要開始扮演一連串有步驟的活動了。例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煮飯仔,從扮演預備食材到煮食,最後把食物交給別人。這時候,你也可以開始引導孩子組織句子,例如「擺雞蛋喺煲度」、「請爸爸食炒飯」,甚至開始運用簡單的連接詞如「跟住」描述煮食的步驟。
如果你的孩子已是 三歲半以上,請鼓勵他們運用小小腦袋的奇妙想像力,逐漸在「假想遊戲」中加入戲劇元素和其他玩伴吧。例如家長可以與孩子們用玩偶及道具「扮醫生和病人」,把看醫生的事件演繹出來。這時候他們的句子也應該開始日臻成熟,家長可以在遊戲中鼓勵孩子嘗試講出簡單的故事,或者比較有條理地講述一件事。
歸根究柢,原來孩子們的遊戲發展與他們的認知、語言,甚至社交能力等進步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如果你想孩子「識講」,請先摒除「玩=無用」的看法,開始與孩子聰明地玩耍、聰明地學習吧。
圖片來源: Pexels
最後,我為大家預備一個小小的遊戲發展懶人包,讓有興趣的家長有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