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孩子,被帶到一個陌生環境中,身邊也沒有熟悉的人。此時,一位不認識的大人上前親切地安撫他,孩子毫不領情,還怒目而視、漲紅著臉大叫「我不要你!」
如果父母那刻在場,想必會很著急,或許會脫口而出一句「閉嘴,不要發脾氣!」「不可以沒禮貌!」可是我們都知道,這種斥責通常沒有用。
▌憤怒是不同情緒的化身
其實很多時候,憤怒是其他情緒的化身,是那些未處理的情緒所衍生出來的。
心理治療師John Gottman建議,我們可以嘗試把憤怒想像為冰山。憤怒只是表現在人前的一小部分,在冰山底下潛藏著的是各種不同未被言喻的情緒,可以是傷心、焦慮、驚慌、失望、委屈、羞愧、被忽視、不信任、妒忌、自卑、孤單、挫折等等。
為何要把它們藏在冰山下?因為這些感覺揭露了我們的脆弱及無力,讓我們太不舒服,我們一時未必接納和消化得到,於是我們只好拒絕它們的真貌,將它們轉化成強勢且有力的憤怒。
▌聽見孩子的潛台詞
如果父母能夠洞察到躲藏在「憤怒」背後的秘密,便會願意相信孩子不是脾氣壞,接納他已在盡他的能力,表達這些不舒服的感受,真正認識那顆渴求被理解的小小心靈。
潛進孩子的冰山下,我們會聽到他的潛台詞其實是「媽媽,我好驚!」「爸爸,你唔錫我?」孩子底層的情緒一旦被明白,憤怒情緒隨即逐步融化。
▌大人一樣口不對心
這種接納,除了是對孩子的,也該是對自己的。
作父母的你,可有嘗過以下情況?你記得你的感受歷程是怎樣嗎?
開車時或需要專注用電話時,被孩子阻擋視線時;
孩子不聽勸告,在街上人群中亂跑險釀危險時;
你的年邁父母,沒有按你的提議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時……
▌我們真的在生氣嗎?
在電光火石間,我們很容易會看漏眼了,在憤怒噴發之前,恐懼或傷痛已悄然出現了,只是我們不察覺。明明是希望父母及孩子好,擔心他們受傷受害,但卻會把關心變成怒氣表達出來,變成責罵,口不對心。
所以,不只是孩子,大人們也會在有意無意間隱藏了最初的情緒,或者是不擅長分享感受、或者是害怕將自己的脆弱顯露於人前。
要卸除武裝,並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但如果我們想回應孩子的感受需要,不如先好好認識自己。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