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我哋知道有唔少學校其實已經提早開學,唔止學生,連媽媽爸爸都可能會緊張埋一份!今日想同大家講下開學適應,只要早啲做好心理建設,就能夠更好咁準備孩子身心,面對新一學年嘅挑戰!
1. 提早和孩子熟悉新校舍
這個建議應該對很多家長而言都不陌生。安全感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所以當孩子去到陌生環境,或者班主任、同班同學換了人,也足以帶來不安。
如果你的孩子在新學年會轉到新校舍,不妨趁最後幾天暑假,帶他到新校舍附近走走,熟悉環境;如果你的孩子會回到同一校舍,但班主任或同學都換了人,不妨多傾聽他的感受,以便及早回應,也讓他知道父母會陪伴他們過渡。
2. 和孩子一同看關於上學的繪本
有時家長不是不想和孩子提早認識新學校、新學年,而是不知如何打開話匣子。這個時候,繪本就是父母的最佳幫手。
坊間相關的繪本有很多:《掌心的秘密》、《開學了!學校也好緊張》、《彩色怪獸去上學》、《如果動物要上學》、《騎著恐龍去上學》等。透過不同的繪本,我們可以讓孩子更具體想像到未來的校園生活,並了解到自己可能會經驗不安、思念父母、討厭新安排等的感受,而這些感受都是可以接納和會過去的。
3. 聚焦開學值得興奮的事
談開學,家長們總擔心孩子學業是否跟得上,但學校同時還是社交能力、自我能力感、責任感等其他重要能力的修練場。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曾經做過一個本地研究,212位參與研究的幼稚園生中,超過八成都覺得自己升讀小一後會有社交壓力。大人和孩子的角度,非常不一樣。
一方面家長可以多了解孩子的擔憂,也可以多和他們聊聊校園中開心快樂的事:認識新朋友、和好朋友一起上課、喜歡的老師、鍾意的課外活動等等。讓孩子把上學及開心的事聯繫起來,而不是一想到上學就是枯燥、苦悶、壓力。
4. 和孩子一起準備上學的物品
開學有很多東西需要張羅,從校服書包、文具書本到姓名貼等都需要及早預備。父母在預備的時候,不妨讓孩子多參與,例如跟他一起包書、貼姓名貼,增加他的參與度。
5. 預早調整孩子的日程
「長假期後遺症」可以說是無分年紀,就和我們放假旅行後,要早上醒來上班,有時也會感到困難一樣。對孩子而言,暑假過後,要適應新的作息時間,需要更多時間。
調節作息也是一種需要時間磨練的能力,因此我們一方面可以預早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做好心理預設:開學後,孩子不一定能像大人般迅速適應,更可能會引發一些情緒,這時我們陪著孩子就夠,不用勉強孩子馬上能夠做得到。
6. 給予孩子時間適應並和老師緊密溝通
給予孩子時間適應,並接納他們的情緒,將有助孩子更快適應。再重申一次,無論是否升小或轉到新校園,適應都需要時間。開學的適應也不光是開學前的準備,還有接下來的陪伴。開學後家長可以多留意孩子的情況,和老師緊密溝通,家校合作一起幫助孩子過渡。
參考資料
- Starting primary school: Preparing children. (2024). Retrieved from Raising Children Network.
- How to prepare your child for preschool | unicef parenting. (n.d.). Retrieved from UNICEF
- School readiness: How to prepare your child for school. (n.d.). Retrieved from BBC
- Mun Wong (2015):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ren’s voices in regard to stress and coping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school,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Mun Wong (2016): Perceptions of school life among a sample of Chinese children in Hong Kong,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圖片來源:Pexels、Canva
🔹POPA家長支援服務🔹
我們的團隊來自不同界別,分享共同理念:關顧孩子成長,陪伴家長同行,期望以自身專業,為家長及孩子提供適切支援,包括教養諮詢|家庭治療|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個人輔導|伴侶/婚姻輔導等,如你也希望有人同行,聆聽你現在的困難,可按這裡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