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話看作對話的邀請,而非要你解決或煩惱的事。」——昨日一早醒來,收到一位媽媽朋友的分享。她說孩子在學校和朋友有些嫌隙不知如何是好。記起了這句來自《你都沒在聽》的話,轉贈了給朋友。
什麼是對話?
「對話」就是一個人帶著好奇傾聽另一個人的經驗和想法,你會知道他經歷了什麼,有怎樣的情緒,其中一方或雙方都感受到被聆聽,關係得到滋養。有時孩子跟我們分享慘痛的經歷,投訴某某,我們會很想說教,很想給他一萬個可行的方式。然而,有些時候孩子的需要很簡單。他只是想要被傾聽。
借用書中一個頗為簡單的例子,和大家一起討論下:
若孩子上完興趣班,一出來就跟你說:「我唔要再上嚟上堂啦!」
看看不同的親子對話模式
你會怎樣回應,跟孩子開展真正的親子對話,讓他覺得被傾聽?在此分享一些家長慣常的做法,以及當中可能出現的結果:
1. 邀請孩子分享事情
「你唔開心呀?發生咗咩事呀,講比媽咪聽下?」
「下,點解呀,係咪有事發生左呀?」
以上嘅回應其實很不錯~可以讓孩子知道父母想了解他發生了什麼事,也直接邀請了孩子分享。
不過,有一點要留意的是,若我們把焦點放在事情始末上,很容易會掉進對錯模式,例如當孩子說:「因為我唔鍾意個老師!佢偏心另一個同學……(下刪一千字,說老師的不是)」我們可能會開始去思考,哎呀,唔鍾意老師唔得㗎噃/老師偏心係錯/點可以唔鍾意個老師就放棄…
所以一開始以此回應是可以的,但在後續要多留意有沒有只把Focus放到事情上。而且孩子不一定想告訴我們事情細節,所以也要留有空間讓孩子可以選擇不說。
2.先回應孩子情緒
有父母分享說他會重覆孩子的說話:「你唔要再上黎上堂喇? 」,並留意孩子回答時的情緒,如果他看到孩子怒氣沖沖,就會問「你係咪好嬲?」,嘗試講出孩子情緒,再問問發生了什麼事,聆聽完後才慢慢再談。
重覆孩子的說話,聽上去好簡單,也好像不知為何,但這算是輔導技巧的一種(reflection of content),即重覆對方所講的內容,或者幫助對方總結歸納。後者做總結要配合active listening,可不容易~但單單只是重覆孩子的說話,都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被傾聽。
再嘗試講出孩子情緒,之後才再問及事情始末,秉承了「先處理心情,後處理事情」的原則,亦是不錯的做法。
3.好奇孩子的歷程
那到底怎樣才算書中所講的好奇?
書中其中一個提議是反問孩子:「你說放棄(唔再上堂)是什麼意思?」
你可能會問,放棄不就是放棄囉,還要問?
這就是人和人溝通最弔詭的地方。明明我們都用同一個詞語,但原來背後可以有不同的意義。有時孩子說「唔再上堂」未必真的不想再上堂,而有機會只是他面對挑戰不知如何應對,於是「唔再上堂」就是他們小小的腦袋唯一想到的方法。
從好奇心開展親子對話
書中建議的並非一句特定的句式,而是一個提醒。
我們好多時一聽就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孩子走過的心路歷程,但這個心路歷程包括了他所面對的事情,他經驗到的情緒,他在當中的思考等。
這樣拆開來看,大部分家長都會猛然發現,其實我們一直都有這份好奇,畢竟父母怎會不想知道孩子的心路歷程呢。只是每每孩子拋出一個情況,我們會很想保護他,為他拆解,於是影響到我們做出的回應。
特別重申一次~親子對話溝通怎樣回應並沒有標準答案,無論是情緒入手或者先了解事情都可以,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提醒到我們保持好奇,放下前設,真正的了解孩子。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