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出生前,我告訴自己要做一個快樂的媽媽;女兒出世後,才發現快樂並不容易。育兒之苦,除了有照顧新生命面對的壓力,還有從比較而來的壓力。
不懂爬的小孩
我女兒天性溫順,從小都是一個很乖的寶寶,但在體能發展上較同齡的寶寶慢,並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接受新事物。
比如說,不少媽媽都會在寶寶約3個月大時,把他們放在軟墊上作tummy time。我女兒則很討厭那種觸感,一但把她放在軟墊上,便會慌張地哭。一直持續到近半歲,她才接受在軟墊上玩遊戲。雖然女兒接受了軟墊,但她對軟墊外的地板依然很抗拒,即使家中從沒有設置圍欄,她亦不會離開軟墊以外的地方。
廣告及書本中那些活潑寶寶四處爬的畫面,從沒有在家中出現過。女兒偶然會用腳板向軟墊外的世界探一探,然後立即把腳縮回來,起初丈夫和我看著覺得有趣,有點啼笑皆非。當女兒快一歲,還是老樣子,我開始疑惑,想找出一個答案。
趕不上的KPI
很多家長跟我說,不懂爬也沒有問題,識行就可以了,我則非常執著「識唔識爬」。於我而言,會爬的寶寶代表有探索精神,象徵成長及進步。女兒不願爬是代表她性格內向?她腦袋發展不及其他寶寶?初為人母的我對此很緊張,每次知道其他小孩的神速發展,什麼半歲已經會拍手、7個月都未到就坐得穩、未夠1歲已經會行,忍不住不停想為什麼我女兒不會爬、不會這個不會那個呢?是我做少了什麼影響了她的發展嗎?
就像當工作上達不到KPI時,上司會不斷叫你檢討、反省、查找不足。那一陣子我不斷看書問道找答案,例如按書上建議在地上擺放色彩繽紛的玩具吸引女兒來抓玩,也在家中和她玩 Peek-a-boo,吸引她爬到我身邊,可惜都不得要領。我也曾經致電健康院問,姑娘安慰說9個月前坐得穩就算正常發展了,不是每個寶寶也懂得爬啊,但這些回覆都沒有讓我釋懷。
從小到大學習、工作都有一套方程式可跟循,唯獨是在育兒這件事上,只能各自修行,沒有萬靈丹。午夜夢迴時,總會神經質地質疑自己是否不懂做媽媽。那陣子壓力很大,試過在社交媒體看到朋友炫耀兒子在全屋四處爬的片段,我當下只覺厭惡,立即unfollow了她。
原來孩子真的有自己時間表
快一歲的前夕,女兒突然大病了一場。連續高燒3天後,長出了玫瑰疹,好不容易燒退了、疹也謝了,本已瘦小的身軀再瘦了一圈。但病癒後的某天,只見女兒龍精虎猛,眼珠靈動地轉著,一口氣大步地爬向餐桌、睡房、洗手間……初時我還不以為意,驀然才醒覺:「咦,我女兒會爬了!」
就像忽然被打通任督二脈,病癒後的女兒膽子大了、長高了,爬得快又急,在遊戲室內總是一馬當先衝向前,並且在短時間內掌握了上落樓梯、爬斜坡等動作。
女兒學懂爬行後我非常期待她能走路,但恰如她的個性,她最終於快16個月時才懂走路,較同齡的寶寶都要慢,步伐卻很穩固,甚少跌倒。
漸漸,我明白這就是我的孩子,她有她的發展時間表,不用比較,唯有調節自己的期望。但我也必須坦誠,這些心態轉變不是一蹴而就,對一個新手媽媽來說尤其不易,我也還在學習。願我們都能放開懷抱,包容孩子的天性,協助他們成長。
圖片來源:Freepik,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