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曾經在POPA看過一篇文章,當中很深刻的一句非洲諺語: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即是養育一個孩子要整條村子的力量,烙印在我的腦子裏。當刻覺得有些誇張,因為當時兩個孩子讀同一所幼稚園,即使我生病了也能勉強應付。不過,直到大仔升了小學……
養育孩子的路上,遠親不如近鄰
大仔升上小學,細仔仍在幼稚園,我逐漸發現一湊二的情況下有時真的分身不暇,壓力逐漸增加,也有過狼狽的時候。
有一次,大仔發現有一顆牙齒鬆動,他在洗手間弄了大半小時,因為怕痛,不願意讓我觸碰。越發接近細仔放學校巴即將到達的時間,我開始心急起來,大仔的牙齒仍未脫落,情急之下,我致電了同一個校巴站接放學的鄰居媽媽幫忙接弟弟,她二話不說便答應了,還着我不用擔心,會送細仔回來,我頓時鬆了一口氣。
原來有需要時能夠得到其他人的幫忙,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孩子的Playroom,也是家長的圍爐谷
每天孩子放學後,我們有些家長會帶他們到屋苑的Playroom放電,想不到,這成為了家長們圍爐取暖的地方。
很多家長都慨嘆,做了父母便開始和以往的朋友、中學同學逐漸疏遠,但同時,我們也逐漸認識到很多處境相同的家長,親職壓力、婆媳關係、選校掙扎,甚至乎買餸煮飯的生活日常都是我們的共同話題。
孩子同學的媽媽,漸漸成為了新一批好友。我們明白彼此,互相支持,去年大仔考試週的一星期,我愁眉深鎖,憂慮大仔不肯溫習影響成績,有媽媽朋友安慰道:孩子們都是第一次經歷考試,他們也需要時間去認識和適應考試這回事,著我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我想了想,也反思到自己會否逼得太緊,決定先讓孩子好好放電,再繼續溫習,重擔頓時消失了。
媽媽小組的感動
這兩年我還上過一些媽媽小組,學習舒緩壓力、讓自己放鬆,亦有談及改善親子關係的方法。在課堂上,我們盡情訴說自己的故事,即使身邊的是陌生人,又戴著口罩,仍能感受到有人聆聽和支持。小組完結後,我認識了幾位媽媽,本來沒有特別交換聯絡方法,但卻很有緣,原來我們同住一個社區,所以很快又再重遇。
其中一位媽媽更是非常熱心,她已忙於照顧三個孩子的起居、學業,仍主動提出有需要可找她幫忙接送,她說因為她曾接受過別的媽媽幫忙,所以也想幫助其他媽媽。她很擅長煮飯煲湯,有時候我會請教她一些時令湯水。有一次跟她吃早餐,想不到她竟然準備了一大包煲湯材料給我,裏面有超過十種材料,還帶了幾個雪梨和蘋果給我,她說秋天乾燥,適合飲滋潤湯水。我連忙請她下次不用預備,免得辛苦,但仍很感謝她的心意。
在回家的路上,我拿着很有份量的煲湯材料,除了有一陣感動,也感受到媽媽們之間盛載著滿滿的愛。這一村人的力量,支撐著我回家再次一打二!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