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是育有兩個或以上孩子的父母最怕聽見的指控,我相信所有父母的初心都是希望能夠全心全意地愛每一個孩子,公平公正地對待他們。然而理想是一回事,現實是另一回事。如果兩個孩子中,一個乖巧可愛,一個頑劣不堪;一個學業優秀,一個學業糟糕;一個溫柔體貼,一個脾氣暴躁……父母心中的天秤很難不偏向其中一個。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和關係也因此變得愛恨交織。這種影響直到孩子成年之後仍在延續。
▋失寵孩子: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名導演是枝裕和拍攝的日本電影《橫山家之味》就刻畫了這樣一個家庭的故事。主人公良多一直生活在優秀的大哥的陰影之下,這種陰影直到大哥逝去15年後依然不曾消散。
在父母家中,去世的哥哥的房間依然保留着原來的模樣,而活着的良多的房間變成了雜物間,東西多到幾乎沒有空間下腳。
父親雖然跟良多同處一室,父子之間卻幾乎沒有一句交流。家裡人的話題始終圍繞着哥哥,回憶他多麼聰明,多麼惹人愛。父母甚至把兄弟倆小時候的難堪經歷都歸在良多身上,而把那些聰明機靈的行為都記成是哥哥做的。
良多能理解父母的記憶為什麼會出現偏差,但即使已經40歲了,良多仍然感到憤懣不平,他為此與父親爭執,父親認為良多是在小題大做。「不重要了,現在已經不再重要了。」良多最後說,他知道自己在父親心中永遠無法跟哥哥相比,他也不想再吐露心聲,做無謂的辯解。
短短兩天相聚過後,父母戀戀不捨地送別了良多。父親安慰母親說:「他們新年還會回來的。」他們已經老了,即使良多不是他們期望的孩子,他們仍舊盼望着良多能夠多回家看看。
然而,此刻良多心裏想的卻是:「這次回來以後,新年就不必要再回來了。一年一次就很不錯了。」他為父母的衰老感到難過,但卻無法真正融入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這裡是他一直想逃離、如今也不願再回去的地方。
良多的心情我們都能夠體會。當講到父母偏心的問題時,人們通常都能理解不受寵的孩子心裏的傷痛,比如自卑、低價值感、容易產生嫉妒怨恨情緒、與父母關係疏離等等。
而被偏愛的那一個孩子,他們是父母心中的白月光,是其他手足羨慕的對象。他們應該是幸運兒才對,不是嗎?
▋得寵孩子: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橫山家之味》裡逝去的大哥沒有在影片中出現過,我們無從得知被父母偏愛的他的所思所想。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從2019年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中看到事情的另一個側面。
《陽光普照》講的也是一個有着兩個兒子的家庭的故事,同樣優秀的哥哥,同樣叛逆的弟弟,同樣偏心的父母,只是家庭的遭遇更加殘酷,結局更令人唏噓。
父親阿文是一名駕車師傅,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阿豪高大帥氣,品學兼優,小兒子阿和性情暴戾,成天惹事生非。
故事一開始,阿和就因持刀傷人被法庭審判,阿文不僅拒不出庭,還冷漠地對阿和母親說:「我希望他關到老,關到死。」
面對阿豪時,阿文是另一副完全不同的面孔,他會親自到補習班給阿豪送學費,還將自己珍藏的筆記本送給阿豪,囑咐他:「把握時間,掌握方向。」
阿文甚至不願意承認他有阿和這樣一個兒子。來學車的學員問阿文:「陳教練,你有幾個小孩?」「一個,明年上醫學院。」
一語成讖,沒過多久,阿文真的只有一個兒子了!只不過這個剩下的兒子是他一向厭惡的阿和,而不是承載着他所有期望的阿豪。
阿豪在一天夜裡毫無徵兆地跳樓自殺了。
1. 為什麼阿豪會自殺?
這部片子的英文名叫《A Sun》,對應着A Son。在家裡,阿豪既是「唯一」的兒子,也是照亮全家的太陽,他努力達到父親的期望,什麼事情都替別人設想,即使要自殺,他也儘可能不給家人添麻煩,他仔仔細細地整理好房間,把床上的衣服疊好,把手機裡的訊息清除乾淨,再縱身一躍而下。
——阿豪的好都給了別人,忘了留一點給自己。
阿豪在去世前發了一條短訊給女同學:「……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藏,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是誰要求阿豪必須24小時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是阿豪自己,也是父親阿文。
2. 偏愛,也是有條件的愛
沒錯,父親是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豪,但這愛是有條件的。父親對兄弟倆的區別對待就像在對阿豪說:你必須像我期待的一樣活着。如果你做不到,看看阿和吧,看看我是怎麼冷漠無情地對待他的。你想得到同樣的對待嗎?
當父親告訴別人「我兒子明年上醫學院」時,等於是在對阿豪說,你沒有退路,你只有這一個選擇。
阿豪努力想要對弟弟好,但父親對他的偏愛是他的原罪,阿和無法原諒他,他必須承受來自弟弟的恨意。
阿豪也不能像弟弟一樣反抗父親,他得到了全部的愛,與弟弟相比,他是幸運的那一個,有什麼理由責怪父母呢?
阿豪羨慕阿和,阿和沒有得到愛,但是得到了做自己的自由。而阿豪無處可逃,無處可以藏身,無處可以喘息。他唯一的無聲反抗是把父親一年一年送他的筆記本堆在柜子角落,再也不碰一下。
阿豪像太陽一樣一天天發出光和熱照亮他人的同時,也將自己消耗殆盡,最終決絕地走入了永恆的黑暗。
3. 陽光下的陰影
阿豪去世後,阿文在阿和面前展現出罕見的父愛,父子之間的關係開始艱難而緩慢地和解。
影片最終,為了讓出獄後的阿和擺脫流氓的糾纏,阿文甚至不惜犯下殺人命案。這份遲來的父愛讓人感動,卻又是如此沉重,也讓人不禁懷疑,如果阿豪沒死,阿文會為了阿和做出這樣的犧牲嗎?或者說,如果一開始阿和就是阿文唯一的孩子,阿文是不是就會給予阿和更多的關愛?阿和的人生路是不是就不會如此艱辛?又或者說,如果阿文一開始就能接納不那麼優秀的阿和,阿豪是不是就不用背負那麼大的期望和壓力而選擇輕生了?
沒有答案。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失寵或得寵的那一個,身上也各自帶著傷。
為人父母,我們有無私偉大的地方,也有自私陰暗的一面。看到這一點,承認這一點,然後不斷反思如何不因此給孩子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是我們每個人的功課。
圖片來源: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