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談到悲觀是習慣,樂觀也可練習。
我們得先「相信」悲觀樂觀是種可調節的態度。關鍵,就在於我們對自己大腦的理解。
每當我們出現一個想法、一個念頭、一個行為、甚至一種情緒時,在我們大腦中都有無數的「神經元」因此而活躍起來,而且會與靠近的連結在一起。這些神經元連結後,便會形成一條迴路(Pathways)。當相同的想法、念頭、行為、情緒再次出現時,這條迴路便會與周邊的神經元連結,組成更強壯的迴路,同時也令相同的事在將來更容易發生,是個相輔相承的循環。
這種變化稱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並且不會因為我們已經成年而停止,也就是說,只要我們願意,我們隨時也可以作出轉變。所以如果一個人本身是較悲觀的話,也就是說他那通向負面念頭的神經迴路比較強壯,於是在思考時他更容易傾向負面的那條迴路。
3個樂觀的練習
他需要的,就跟我們到健身室鍛鍊身體的肌肉一樣 —— 多做樂觀的練習:
靜觀當下
靜觀(Mindfulness) ,又稱「正念」。是一種能覺察自己身體與情緒變化,並以平靜及仁慈的心境包容各種情緒,靜心觀察著自己的一種心理狀態。
在靜觀的狀態下,悲觀的人能夠更快意識到自己正傾向使用負面的思想迴路,於是能更有效或更有機會地作出調節。如果我們能夠作出調節,又或我們的身體或情緒有美好的感覺時,靜觀也能夠幫我們好好去感受及記住它們。
細味生活,尋找美事
對悲觀的人來說,生活中並沒有什麼能讓他們的快樂維持長久。但事實是,世界上的確沒有什麼真的能讓快樂維持長久。
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話,快樂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都可以因為很微小事而感到歡愉。快樂的重點並不是「長短」,而是「多少」。
當我們能培養出在生活中尋找「小確幸」的能力時,我們會發現,快樂可以很簡單。一杯合時合溫的咖啡、一朵在路旁被你發現的小花、一個沒人打擾的晚上,統統都可以是一種快樂。
快樂,其實是一種讓自己感受美好事物的選擇。
自我關懷
悲觀的人難免會對自己過於苛責,有時可能將壞事的發生歸咎於自己對事情的準備不足。要避免令自己的悲觀程度加重,悲觀的人要學會「關懷自己」。
原諒、接納、同理,這些都是我們該對自己做的事。
我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
終於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悲觀的父母會教養出悲觀的孩子嗎?
我母親是個不折不扣的悲觀者,從「基因」到「心態」,而餘下的「環境」因素,也不是快樂正面的。我的基因與性格,也跟母親十分相似,所以我自己也屬於悲觀一族。
但也可能是因為有母親的「反面示範」,讓我心裡明白,如果我想自己的人生可以快樂,便不能重蹈母親的覆轍。於是我慢慢地學會留意到自己傾向負面的思路,刻意學習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事情。
直到自己成為人父,自己開始擔心會將「不良」的性格遺傳給孩子,更主動去接觸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然後我發現,悲觀,只是悲觀而己。
悲觀,也可以很有能。
悲觀,也可以笑,甚至可以令其他人笑。
悲觀,也可以擁抱快樂。
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嘗試。
【補充】
在我做資料搜集時,無意中發現了一位對「快樂感」同樣有極大興趣的人Hugo Huijer。他成立了一個名為 Tracking Happiness 的網站,至今他已花了近 4 年時間去「追蹤快樂」,並將他找到關於快樂感的大部份資料都放到該網站上。而其中一篇也提到 Sonja Lyubomirsky 的快樂法則。
而在 Hugo 的研究中,他留意到快樂法則的 50-10-40 比重其實並非建基於實質的數據(起碼並沒他可以查找到的公開數據),於是在好奇心驅使底下,Hugo 以問卷形式訪問了 1155 位人士,嘗試證實 50-10-40 這個比重是否接近事實。而最終的結果也相當有意思,在這 1155 人中,這三種要素的比重如下:
● 先天基因 24%
● 後天環境 36%
● 內在心態 40%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 Hugo 的研究的話,可以在下面找到更詳細資料,但無論是 Sonja 或是 Hugo 的結論也好,重點其實也是在於我們的「內在心態」。
圖片來源:Pexels